《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掌握新闻特写的写法。2、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3、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2、掌握本新闻标题虚实显现的特点。教学难点:1、掌握新闻事件与新闻背景之间的关系。2、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的盛世,全球有800多家传媒,近9000人来港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真实准确地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并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二、复习提问1.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五“W”和一“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3.新闻的结构组成?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来源:Z+xx+k.Com]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三、新旧链接:通过预习我们已经了解下本篇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部分。导语(第1段)、主体(2—10段)、结尾(11)四、文本探究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2、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3、主体(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几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港督府[来源:学科网ZXXK]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1997年6月30日下午6点15分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1997年6月30日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1997年6月30日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1997年7月1日第一分钟0时1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1997年7月1日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1)主体部分叙述了哪几个时间发生的事?4:30-4:406:157:45子夜时分第一分钟00:40(2)为什么要将事件具体到“分”?[来源:学,科,网Z,X,X,K]①真实②再现实施过程。(3)文中的第4段,采取了什么叙述方式?属于消息的什么结构?有何作用?叙述方式:插叙结构:背景作用:1、从建成到修建,是殖民统治的标志。2、“历史的陈迹”标志着殖民统治从今天结束。(4)“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分析:英国曾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了英国的统治,在中国香港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明确:构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5)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4、结尾部分(11段)(1)“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这个精确的数字意味着什么?明确:准确记载了英对港岛殖民统治的时间,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2)结合文题思考“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话的深刻内涵。来——耀武扬威的来,去——黯然神伤的去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彻底结束,香港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胜利和自豪感。这里没有讽刺,没有痛骂,我们却从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心潮的起伏。五、思考:在众多的报道中,本文独具特点,说说其独特在那里?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六、课内延伸,知识拓展对繁华的香港这颗“东方之珠”,你还知道多少?香港回归祖国,你知道哪位国家领导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吗?香港,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水平,繁荣的国内外贸易,以及中国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正聚焦着全世界的目光。众所周知,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还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香港有美丽的夜景,1998年之前香港的启德机场位于香港的市中心,在从晚上抵达香港的飞机上,可以看到香港万家灯火的繁华景色,恍如黑夜中的明珠。香港因而有了“东方之珠”的别名和美誉,这个称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除了形容香港之美,也形容香港经济之繁荣;香港是一个自由港,从20世纪70年代起被国际上誉为“购物天堂”。那些勤劳的人们、聪明的人们,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5000人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大都会。[来源:Zxxk.Com]邓小平与香港回归课内延伸,知识拓展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七、学习指导,高考链接(2012.浙江卷)阅读以下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压缩及表达鲜明,得体,简明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这则材料的要点是在第二句和第三句,尤其是第二句;材料中的数据一般不要照搬,可转化为“多数”等;“一句话概括”多指用单句表述。参考答案: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方法技巧:记叙类语段的压缩主要是对新闻材料的考查:1拟标题2写一句话新闻3写导语4概括主要内容步骤第一步:概括。给语段第二步:提炼。第三步:整合。八、结束语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教学反思新课程第四单元的体裁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我认为应该联系现实懂得设计这个单元的目的,所以在研讨过程中将知识性和情感价值态度观的培养并重,毕竟我们应该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都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无形中在各个方面能够得到提高。高考链接部分应属于一个亮点,通过学习和高考题型紧密联系,学会答题的一些技巧。另外,第一次教授新闻单元,还存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切合点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将努力。力。板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来源:学|科|网]1、新闻的标题:虚实结合。2、新闻事实、背景材料——融为一体。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