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内分泌(endocrine)第二节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第一节内分泌与激素第五节胰岛内分泌第六节肾上腺内分泌第四节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与维生素D第十一章内分泌第三节甲状腺内分泌第七节组织激素和功能器官内分泌[目的要求]2学时(一)掌握所讲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二)了解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原理。(三)熟悉相关疾病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内分泌系统(激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调质)(细胞因子)这三个系统各具独自的功能,又相互联系,优势互补,形成完整而精密的调节网络。这个网络通过感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加工、处理、储存和整合信息,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第一节内分泌与激素●内分泌: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物质(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构成所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的作用方式: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旁分泌:经组织液扩散。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作用于自身。内在分泌:激素不释放,直接在合成激素的细胞内发挥作用。神经分泌:由神经元分泌激素。腔分泌:激素直接释放到体内管腔中发挥作用。激素的作用:1、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水电、酸碱平衡,体温、血压、应激反应等2、调节新陈代谢:调节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3、维持生长发育:调节全身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4、调控生殖过程:调节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成熟和生殖的全过程。二、激素的化学性质按激素的化学性质分三类1、胺类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2、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和胃肠激素3、脂类激素:1.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3(固醇激素)等2.二十烷酸: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血栓素类和白细胞三烯类。三、激素的作用机制:1.受体识别2.信号转导3.细胞反应:终末信号改变细胞固有功能的生物效应4.作用终止(一)激素受体:是指靶细胞上能识别并专一性地与某种激素结合,继而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功能蛋白质。表11-3受体分类:按受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分两类:(1)细胞膜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2)细胞内受体:分胞浆受体与核受体。(当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后,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进入核内→生物效应)Hormone受体+生理效应细胞膜(胺类和肽类、蛋白质类激素)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调节细胞内效应器酶的活性)胞浆(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胞浆受体核受体(调节基因转录过程)(二)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细胞内生物效应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膜上的G蛋白cAMP,cGMP,IP3,Ca2+,DG(三)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1、基因调节机制—基因表达学说(需要数h或数天发挥作用)H-R复合物受体部位:皮质激素:胞浆性激素:胞浆与胞核双羟VitD3:胞核2、非基因调节机制—快速非基因效应。特点:可能是膜受体以及离子通道所引起的快速反应,但机制不清楚。(四)激素作用的终止综合作用的结果:(1)完善的激素分泌调节系统能够实时终止分泌激素。(2)激素与受体分离;(3)通过控制增强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分解“第二信使”;(4)激素被靶细胞内吞处理;(5)激素在肝、肾和血液中被降解。(6)其他:激素产生中间物质的反馈只有及时终止激素作用的调节效应,才能保证靶细胞不断接受新的信息,从而能适时地执行精确的调节职能。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特异性: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的,但其作用是选择性的(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是细胞接受激素信息的装置)。靶器官、靶腺、靶组织、靶细胞、靶蛋白、靶基因激素与受体之间的可相互作用1、亲和力: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随生理条件变化而变化(增高或者降低)2、受体数量:激素可调节与其结合的受体数量下调:高浓度激素使其特异结合受体数量减少上调:低浓度激素使其特异受体数量增多调节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与反应强度的稳态。(二)信使作用: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内在的生理生化反应(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激素是“信使”作用(三)高效能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nmol/L甚至pmol/L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如下丘脑的0.1μgCRH→腺垂体释放1μgACTH→肾上腺皮质分泌40μg糖皮质激素=放大400倍。最终产生约6000μg的糖原储备。)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纳摩尔(nmol/L)10–9皮摩尔(pmol/L)10–12(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2、拮抗作用: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3、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必需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4、竞争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如:高浓度的孕酮能与醛固酮竞争同一受体→减弱醛固酮的效应。)五、激素分泌的调控激素的分泌适时、适量;及时启动与终止(一)生物节律性分泌生物钟—-下丘脑(视上核)(二)体液调节:1.轴系反馈: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反馈是激素分泌调节的普遍规律,其中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是尤为常见。表11-42.体液代谢物调节: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分泌。(三)神经调节第二节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的内分泌下丘脑N垂体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腺垂体垂体门脉系统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一)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等)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合成与分泌的,主要调节腺垂体激素释放的肽类激素,故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名称(英文缩写)主要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SH、(+)PR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FSH(以LH为主)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RIH)(-)GH[也(-)LH、FSH、TSH、PRL、ACT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ACTH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MSH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MSH催乳素释放肽(PRP)(+)PRL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PRL表11-2下丘脑调节肽的名称和主要作用(二)作用机制:第二信使模式1、cAMP、IP3/DG或Ca2+:如:CRH、GHRH、GHRIH等。2、IP3/DG或Ca2+:TRH、GnRH等。(三)分泌调节:1、神经调节:来自高位中枢或外周的传入信息,可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神经元的分泌活动。这些大致分两类:肽类递质:脑啡肽、内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CCK单胺递质:DA、NE、5-HT(作用非常复杂)。2、反馈调节:下位激素的反馈作用(后面分别讲)。二、腺垂体激素1、促甲状腺激素(TSH)3、促卵泡激素(FSH)5、生长激素(GH)6、催乳素(PRL)4、黄体生成素(LH)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7、促黑激素(MSH)(一)生长激素(GH):GH是腺垂体中含量最多的激素(由191个氨基酸构成)。但有较强的种属差异:除猴GH外,其余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效。分泌特点:●静息状态下,成人血浆中GH浓度(小于1ug/L):女性略高于男性,儿童高于成人。青春期GH分泌率最高。●GH的基础分泌呈脉冲节律性(每1~4h出现一个脉冲),●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慢波睡眠)。1.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全身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和内脏:通过促进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但对脑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分泌异常: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时期:过多→肢端肥大症(短骨、颅骨和软组织生长)。(2)促进物质代谢:①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DNA和RNA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②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③糖: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升高血糖。GH过量→血糖↑→垂体性糖尿病。(3)参与应激反应:2.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GH)通过酶耦联受体或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酶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系统(酪氨酸激酶途径)几乎全身的GH受体(肝、肾、软骨、骨骼肌、内脏等)促进DNA转录、钙离子、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诱导靶(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有Ⅰ和Ⅱ两型)又称为生长素介质(SM)*软骨、骨骼肌等细胞上的IGF受体(主要是IGF-Ⅰ型受体)钙、磷、钠、钾进入软骨氨基酸进入,蛋白质合成增多3.生长素的分泌调节:⑴下丘脑激素调节:GHRH(主)、GHRIH(GHRH促进腺垂体GH合成分泌、基因转录和细胞增生与分化)⑵反馈调节:GH、IGF⑶其他:性别:影响分泌模式(雄激素:GH脉冲分泌;雌激素:GH持续分泌),年龄:青春期分泌多睡眠、代谢产物、运动、应激:饥饿、低血糖、耗氧量增加、能量供应缺乏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GHRHGHRIH下丘脑腺垂体GHIGF-I运动氨基酸↑脂肪酸↓(二)催乳素(PRL):199个氨基酸构成,结构类似GH。1、PRL的作用:(1)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和维持成熟的乳腺泌乳。●青春期:E2+P+PRL。协同→乳腺发育。●妊娠期:PRL+E2+P→乳腺发育、维持形状。(但不泌乳,∵E2+P浓度高,竞争PRL受体)因此,只有分娩后:∵E2+P↓↓→PRL才启动和维持泌乳。⑵对性腺的作用:①女性:●生理剂量:PRL(+卵泡颗粒细胞的PRL受体结合),促进LH受体的生成→进而促进排卵,黄体形成、雌孕激素合成。●高浓度:PRL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抑制雌孕激素分泌、抑制排卵(∵哺乳可促进PRL的分泌,∴延长哺乳期可避孕)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因PRL异常增高(溢乳)和雌激素↓(闭经)所致。溴隐亭药物治疗。②男性:PRL能维持和增加睾丸间质细胞LH受体的的数量,提高睾丸间质细胞对LH的敏感性,促进雄性成熟。PRL过高也会抑制男性生殖功能。⑶参与应激反应:PRL常与应激激素ACTH、GH同时升高(4)免疫调节:协同淋巴因子,促进淋巴C增殖和分泌IgM和IgG(5)参与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2.PRL的分泌调节:⑴下丘脑激素调节:吸吮乳头⑵反馈调节:PRL↑→兴奋DA神经元→DA→抑制GnRH和PRL注:现在认为PIF就是DA。下丘脑PRPPIF(主)腺垂体PRL吸吮乳头应激刺激(3)其他激素:TRH、雌激素等也促进PRL分泌(三)促黑激素(MSH)MSH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参与生长激素、醛固酮、CRH、胰岛素和LH等合成MSH分泌受MIF和MRF双重控制。平时MIF占优势(四)其他四种促激素:TSH、ACTH、FSH和LH以后讲述。腺垂体其余4种激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TSHACTHFSH、LH二、神经垂体激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神经元合成的激素,VP和OT在适宜刺激下,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视上核、室旁核VP、OT和运载Pr下丘脑垂体束VP、OT和运载PrADH、OXT和运载Pr释放Ca2+(一)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1、抗利尿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抗利尿。(1-4ng/L)机制:ADH+V2受体→cAMP→水通道由细胞内向细胞膜的转移,促进水的重吸收。2、缩血管作用:大剂量时,收缩血管平滑肌,升高血压(∴又称为血管升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机制:ADH+V1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