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平江三中历史教研组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它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样的理念,无疑是丰富的。在短短一堂历史课上,如何最大程度体现这样的理念,这就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提出,教育工作者们纷纷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有些教师仅注重“表”,而不注重“里”。一堂课上,大量的师生互动,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让我们质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道方法、手段多了,有效性就高了?如何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话题。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停留在“我怎样能讲请楚”、“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思考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这使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新课程标准相差甚远。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价值:国家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当代的教育要求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历史课堂上,虽然学生是主角,但能否做到有效学习,取决于老师的水平。我们历史教研组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搜集和丰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教育理论,为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三、课题提出的实践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更新。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历史课堂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我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从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课题概念的界定:(1)“有效”汉语词典中“有效”指有作用、有效果。这里的有效主要是指对学生有效果、有作用。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来提高效率,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做过这样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当然,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毕竟是人的主动性活动的产物,历史包括大量的不会重复的特定事件。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对历史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和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才有保证。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研究目标: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构建一系列有助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内容要点: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旗帜鲜明地引导老师们:反思让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本课题研究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创设情境策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3、开展设问式学习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其中包括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有兴趣的问题,如何排列这些学生面对的循序渐进的设问等,以及创建设问式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4、时代呼唤具有开拓创新、善于合作等品质的新型人才。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六.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学生发展与否是衡量教学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资源观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再是过去的“唯教材论”。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最主要的不是研究只讲什么史实不讲什么史实,最主要的通过这些具体的史实让学生获得什么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能过获得: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价值所在。可能创新之处:本课题“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并立足于我校展开的,这是区别于以往“有效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特征。七.运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1)文献法:通过借鉴《教育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文献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案例分析法: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意个案的分析和积累。(3)行动实验法:尝试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注意总结。(4)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对学生的想法、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2009.11)(1)着手开展座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现状。(2)针对几个典型的学案,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出现效率低的原因。(3)组内开展研究课,就课堂某一环节出现“无效教学”展开讨论,找出原因。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11~2010.6)(1)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就出现的问题,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2)组内开设研究课,实践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并注意积累资料。(3)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变化,及时反思。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6~2010.11)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和理论性的总结,撰写有关研究报告。另一方面继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九.完成本课题任务的条件分析我校有完整的教科研机构,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学校确保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课题组全体成员均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都有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较扎实的业务知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掌握着学情的第一手资料。资料的收集、查找方便。全组教师对课题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很强,希望借助有效教学的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十.课题组成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邓焕发中学一级教学研究彭均匀中学一级教学研究邱琦中学一级教学研究欧阳金文中学二级教学研究刘松柏中学二级教学研究黄小平中学二级教学研究易凡中学二级教学研究十一、预期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个案)注重二次反思,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设问式学习创设情境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五处中学政史地教研组一、课题提出(一)研究现状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但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课堂中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目前十二年一贯制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同时,受升学考试、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更多渴求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封闭式”管理和频繁考试,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校长和教师。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发展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监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推定学校提升质量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及其分析就是我们评价学校教育、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宝鸡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课题研究子课题落户我校。本课题是我校承担的课题之一。(二)研究价值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员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因此,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三)创新之处1、联系:本课题所说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国内外研究比照,它们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2、区别: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二、课题研究主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3、课堂教学论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4、“问题”的心理学分析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三、课题的内涵界定与研究假设(一)内涵界定1、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历史教师提问的有效性。2、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