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本栏编辑颜明“指纹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新路径□王薇电子银行以其特有的服务方式虚拟性、十亿分之一。如果想增加指纹识别的可靠由于利用人体本身固有的生物特征,与传开放性,业务操作时间、空间不受限性,只需登记更多的指纹即可。统的方法完全不同,不存在丢失、遗忘或被制以及业务运行的无纸化等多方面优势,3.高便利性。采集指纹时只要将手指伪造等问题,用它进行身份验证,具有更好给银行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也给广大平放在指纹识别器上,很快即可完成,免去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用户带来了方便和新的服务体验,逐渐受了记忆密码等烦恼。2.在银行内控管理中的应用。“指纹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重视。借助现代信息4.高安全性。伪造、假冒、攻击、破译银行”的重要应用之一是银行柜员指纹内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子银行的发展日新月指纹的难度相当大。例如,对于一个4位数控管理系统,通过活体指纹技术,加强柜员异,作为电子银行的新模式—“指纹银字密码,有10×10×10×10=10000种组合,签到、签退和日中授权等操作的身份控制,行”也凭借其安全可靠的优势,在金融服务破解概率为万分之一,入侵者可以很容易克服传统的数字密码和柜员卡身份认证方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电子银行业务地通过尝试所有的组合而破解,而现有的式的弊端,是柜员身份风险管理中运用“机发展引入新的发展路径。指纹识别系统其误识率小于百万分之一,控”替代“人控”的一项积极实现,对于明确能储存数百万个指纹,其破译难度相当大。责任、划定权限具有很好的作用。采用指纹一、“指纹银行”的基本概念身份识别模式实现“认人不认密码”的登录三、“指纹银行”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方式,可以有效克服银行内控管理弊病,最“指纹银行”的雏形是曾在银行保管箱大程度上保证金融计算机系统免受非法入系统中使用的指纹识别验证方式。“指纹银“指纹银行”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了指侵。对于案发后的查证、取证,因为有了指行”(FingerprintBank)从广义概念来讲,是纹业务开通流程、存款预约流程、取款预约纹身份认证,也达到了责任明确的效果。银行利用先进的现代生物识别技术—指流程、使用指纹办理自主业务、指纹业务维3.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应用。“指纹银纹识别,代替原有的卡、折等金融工具,进行护等流程。行”中主要业务由客户在自助设备上完成,存、取款等综合银行业务操作的电子银行新为进一步保障安全性,目前采用的是操作信息直接反馈到银行柜员终端上,对模式。狭义概念的“指纹银行”是一种应用了“三保险”方式:第一,在采集指纹信息时要于金额、账号等关键信息,柜员只有查看和指纹识别技术的银行电子智能化ATM机业求客户左右手各留一个指纹,每个指纹要确认的权力,而无输入和修改的权力,有效务,客户在ATM机上通过指纹操作,就可以重复输入四次,以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无地控制了操作风险。“指纹银行”杜绝了顶按提示办理取款、交费等业务。误;第二,为保证账户资金安全,交易时要替、假冒、复制等窃取柜员身份的犯罪手随着“指纹银行”的完善,今后客户只求客户同时提供指纹信息和输入密码;第段,对一些以信任代替制度的违规操作方需事先到银行进行指纹信息采集,办理业三,在预约存、取款时,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法,也起到了杜绝的作用,对现有的操作制务时把手指放在感应器上,系统就会自动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识别并调出客户的信息,不用银行卡、存“指纹银行”对众多银行虽仍属新鲜事今后,指纹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必将呈折,甚至不需要密码,仅凭指纹扫描,就可物,但指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工行、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指纹识别技术作为以在银行的自助机具上轻松完成众多金融行、交行的省级分行和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柜员内控的身份识别技术,应用将越来越业务。业务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广泛,并将取代原有的弱身份识别方式;指1.在身份认证方面的应用。传统的利纹集中管理、集中比对将成为主要的柜员二、“指纹银行”的技术特点用ID卡或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对银内控管理方式;统一标准接口的身份识别行的安全经营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平台将在银行的身份识别中得到推广,以1.高稳定性。指纹是伴随人一生的最技术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其缺点已不解决不同身份认证方式的兼容和不同技术稳定的生物特征之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止于证件的丢失或密码的遗忘带来的麻提供商的兼容;指纹技术和业务系统的对2.高可靠性。指纹具有明显独特的唯烦,证件被偷窃、密码被破译等问题已成为接将更加紧密,以充分发挥指纹识别技术一性,其自身复杂程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银行安全经营的漏洞。因此,必须采用更为特点;指纹身份认证方式将在银行储蓄、信的证据,包括双胞胎在内都不可能有相同先进有效的身份验证方法来替代传统的验用卡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的指纹,任何两个人指纹相同的概率小于证手段。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银行”,(作者单位: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42现代金融2008年第1期总第2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