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五大”下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探讨摘要:供电所作为电力公司的派出机构,肩负着为各乡镇电力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重任,是县供电公司中最基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供电所的管理,提升供电所专业化程度,是实现建设一流供电公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完善建设标准和目标管理体系,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供电所建设途径和方法,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完成诸如“农网改造工程”、“新能源并网工程”等任务,才能实现供电所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企业形象最良化的最终目的。同时,自2002年我国农电体制改革以来,乡镇供电所无论是人员素质、工作环境、服务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在大营销系统投运以后,基层供电所拥有了一个系统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数字管理平台。因此,在国网公司大力推行“三集五大”体系管理改革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完成基层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改造,成为了“三集五大”体系基层管理建设的新课题。关键字: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农网改造;新能源引言:随着社会科技与大众消费水平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现代供电企业为了自身的更好发展,必须要紧跟“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脚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立起新的方案和制度,掌握好竞争的主导权,从基层做起,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紧跟构建大检修体系的步伐,积极配合农网改造构建大检修体系的重点是:加强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公司检修、运行维护资源,按照专业化方向,推进设备巡检、维护、操作等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检修维护效率的新模式。乡镇供电所经过了十余年的建设,在管理方面获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其实际管理思维却依旧停留在如何完成电费按时回收、控制基本线损指标、保证安全作业、达成优质服务等这些基本任务中,很少把目光放在在进一步优化地方电网结构、完成农网改造、提升供电可靠性等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上。尤其是部分乡镇电压时常不稳定,达不到力率要求,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不仅对电力用户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使得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下降、网损增加,令其经济性下降。同时,如果用户端过补,将有可能出现向系统无功倒送的情况,对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供电安全造成威胁。县供电公司对各乡镇供电所下达的高、低压线损指标,一般都是根据各供电所的实际管理因素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理论线损计算后通盘制定的,但是进一步分解到各供电所的单条线路以及单台配变后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此时则需要对各片区电工的工作指标区别对待。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带动了农村用电量的新一轮增长,农网改造势在必行。农网改造在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大同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民用电不仅有了保障,还带动了农村的工商业发展,如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经济示范园等茁壮成长[1]。因此,通过技术改造、网络结构调整以及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使用营销及生产系统将理论线损计算延伸到每个台区,充分考虑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并在及时处理报修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令用户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一些简单的室内故障。并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线损考核指标的前提下,鼓励职工进一步开拓农村电力市场,优化电价结构,根据客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合理定价这样做,既维护了供电公司的自身利益,同时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构建大营销体系出一份力夯实生产经营基础建设,强化营销信息监控管理加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基层[2]。基层是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供电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质量。科学设置生产经营考核,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为了真正体现“科技加管理”的思想。所以,尽管乡镇供电所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但对其薪酬分配制度必须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细化和完善,这就需要供电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抓好业务操作规范的落实,建立健全业务经营新模式;树立大营销理念,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促进经济运行和网络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优化服务流程,制定统一管理规范和作业规范,加强客服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分级负责的客户投诉服务机制,推广实施“客户投诉服务管理监督平台”,建立客户投诉监控一体化联动处理服务模式。科学设置生产经营考核,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为了真正体现“科技加管理”的思想。落实关于把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抄表实抄率、电费回收率、欠费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作为考核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为加强目标考核责任制,充分应用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在“六率”考核和电价分类分析比较中,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在运用SG186营销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改正考核办法,完善生产经营质量考核,实现由部门考核、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共性化考核向个性化考核转变,由集中考核向目标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同时,生产经营质量考核的评价应结合管理责任制与过错责任追究制一并进行,并将考核结果岗位、能级、收入分配、评优创先、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利益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这样,既有利于供电所人力资源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又利于供电所管理方式的转变,使3G智能抄表管理系统在乡镇的正式投入成为可能。对农村供电所实施专业化管理,既是农村供电所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也是“三集五大”体系实施后供电所管理的必由之路。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四化”管理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起用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有效激励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规范劳动用工,全面推行全员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管理;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监管,制定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办法》及相关的薪酬管理配套制度,建立统一的分类、分级、分档分配体系;规范各类津补贴,逐步统一和规范全行业的劳保、福利等发放项目、执行标准和列支渠道,保持工资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考核,并逐步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明纪律,规范操作,确保“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是员工职业生涯中的关键环节,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建立、标准化作业习惯的养成,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初步确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情况,保证培训投入,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与业务技能,养成良好的标准化作业习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主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逐步实现人员本质安全。目前农电管理已由粗放型、松散型管理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转变,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大营销”建设的逐步推进,各专业岗位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供电所员工不仅能完成野外线路维修、抄表收费等原有、工作,还必须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相关设备有效完成供电所的各项工作。此外,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再是农村居民家中的线路维修,同样也包括维修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气设备,这就要求供电所员工进一步加强岗位业务技能技术的学习,多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相关技术,并能够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客户报修的故障问题,形成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规划设计人才队伍。4、保证安全生产,全面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县供电公司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级人员的到岗到位制度,从上到下形成逐级管理、全面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完善供电所业务管理中的各项环节的程序衔接,逐步夯实安全基础。同时,供电所应以反违章工作为抓手,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加强“两票三制”、派工单等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严格执行现场标化作业、规范使用作业指导书(卡),确保现场作业安全,规范现场人员的执法监督行为,加强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防止供电所人员在现场作业时的盲目性,确保人身安全[3]。统一电网建设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强化建设关键环节管控,加强建设职能、工程项目和建设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是提高电网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建设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必要准备,同时也是实现电网建设“国际同行业领先、国内各行业领先”目标的前提条件。全面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要根据公司制定的体系框架,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标准,研究制定配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统一的制度标准体系;要注重开展全员培训,使基建战线员工掌握建设管理制度、技术规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措施,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平稳移交,确保项目管理过渡阶段的安全稳定;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强化工程建设关键节点的信息化管控,强化建设管理纵向各层级信息的双向互动以及与其他业务之间的横向共享,切实提升管理效率。5、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大运行体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作为太阳能光热利用中的光伏发电属于分布式电源,其具有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的特点,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适合个人以及单位使用自行发电,多余的电还可以通过并网技术出售给供电公司。对此,国家电网公司于2013年2月27日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将促进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并入国家电网,并提供优惠并网条件、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等。但这种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带来的绝不仅是电力系统接纳了多少发电容量,还带来了电力系统管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相对简单的电力调度和电网管理,仅仅根据电力负荷来安排电力发电、消费不足时甩掉负荷等传统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分布式电源大量使用、用户自建电源大量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基层供电公司以及供电所的管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深入研究风能、太阳能的发电规律性,深入研究分布电源大量使用、千家万户大量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管理要求,并充分整合公司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各级输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与电网调度业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调度控制体系,实现调度运行一体化运作。乡镇供电应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根据客户产权分界点与其签订有关安全、服务合同,向客户宣传、解释优质服务不等于义务服务,并进一步明确义务服务与有偿服务的界限,对本身不属于义务服务范畴的,可根据当地实际略低于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实行有偿服务,对学校、医院、敬老院、五保户等可实行无偿服务,但必须要做到收费帐目公开透明,这样既可避免工作人员的乱收费行为和客户不必要的投诉,也可获得当地百姓对我们开展新业务的支持。6、结束语这样一来供电所就能够充分履行其职能,积极当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电保姆”和“先行官”,通过农网改造与新能源并网,缓解了农民的用电负担,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参考文献[1]李石磊,马振涛.“三集五大”下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2]张曙光.浅析“三集五大”体系下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11)[3]罗海珠,李萍,邓颖剑.浅谈“三集五大”新模式下县公司的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