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土地的誓言》,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几方面谈谈教学这篇文章的看法。一.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都是爱国爱家,《土地的誓言》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时代强音。据此,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多媒体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二.说教法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运用“悲情导读、动情诵读、真情品读、激情创读”等读书方法通过导读,将学生带进“抗战”岁月;通过诵读,感知作者深沉感情;通过品读,推敲重点段落、词句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创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学生与老师对话一是借助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感染学生;二是开始时,老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吸引学生;三是老师与学生平等沟通,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方式组织教学。学生与学生的对话采用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说一说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魅力。三.说学法主张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让学生运用提问答问法、联系背景揣摩法等学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将巧妙设计“总结学法”小插曲,并告诉学生将这些学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当中去。四.说程序整个课堂贯串一条主旋律,即以“誓言”为切入口,“读”为外在活动形式,以“思乡爱国”情感为内在线索组织教学(一)悲情导读课前播放影片,上课铃响,教师播放《松花江上》,接着老师提问导入:通过大屏幕,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一影片再现的是什么时候的真实场景?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引出听读方法:默默跟读,文图转换。(二)动情诵读播放《土地的誓言》配乐朗诵视频,学生听读(三)真情品读这篇散文语言凝练,每一词句都有韵味因此在学生听读完后,老师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挑出感受最深的语句,老师顺着学生心意引导品读。教师心中要引导学生品读的语句有两处,第一处“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第二处“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学生挑选语句时,将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教师都可一一破解1.学生找到第一处品读完后,老师设问“面对如此悲壮的家乡土地,作者发出怎样的誓言?”从而引导到第二处去品读2.学生找到第二处品读完后,老师设问“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故乡既美丽又遭受污秽和耻辱?”从而引导到第一处去品读3.学生找不到以上两处,老师可随时设问:土地的誓言什么?找原句回答从而引导到第一处,再按“1”的方法,引导到第二处去接着老师设问:从文中表达可看出,是谁的誓言?为什么拟题为‘土地的誓言’。然后,提出两个总结性问题:1.作者发出誓言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形成板书2.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四)激情创读设问: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的誓言是什么?提示学生用“假如我有……,我将……”表达,当学生说到“有一把刀”时,播放《大刀进行曲》,全班同学跟唱,然后进一步设问: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你将发出怎样的誓言?最后,教师结束语:此刻,我也许下一个誓言:我将像过去一样,尽心尽责,为家乡、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建设者、开拓者,从而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文明、和谐。《木兰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木兰诗》,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程序几方面谈谈教学这篇文章的看法。一、说教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诈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二、说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知识目标:1、文言知识,初步了解一些文言句式。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4、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1、背诵古诗。2、研读刻画木兰定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法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四、说教学过程本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第一环节:导入教师给学生唱《红色娘子军》主题歌,让学生结识巾帼英雄-----花木兰。第二环节:作品及背景介绍将课前准备的文字资料分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来的材料,简介背景,激发兴趣。第三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首先播放课文朗读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新字词。)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接着让学生自己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第四环节: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让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第五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强化背诵。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将《木兰诗》改写成剧本。目的是让学生强化背诵,通过自编自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迎接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研讨赏析,对诗歌进行美点追踪,合作探究,就最想解决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求求知的能力。第一环节:检查背诵通过个体抽查、滚动式背诵、集体背诵的方式检查。第二环节:研讨赏析先请同学用一句话评价《木兰诗》。任选一个方面,说说它带给读者的美感,教师归纳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木兰诗》世界,尽情领略作品展示的奇异美,总结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壮美的爱国情,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第三环节:合作研讨,探究思考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最想解答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板示,并交给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有可能提到: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到底姓什么呢?”“木兰的姐姐为什么不去从军?”等问题。有些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己查找,有些可当堂解决。第四环节:说话训练要求学生以“我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说一段话,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第五环节:小结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在背诵中结束本诗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1.把“我心目中的花木兰”整理成文,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2.画出我心目中的花木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说说我这一节课是怎样上的以及这样上的原因。一、说教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二、说目标结合单元目标,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恰当方式表达对闻一多先生的敬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学生对当时的背景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难点。四、说教法(一)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具体表现为:1、采用猜谜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特定氛围。2、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二)教学媒体: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三)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说学法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设计“纪念闻一多”这一学生活动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供一个舞台。六、说教学流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二)走近闻一多学生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补充总结。多媒体显示: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组诗《七子之歌》。为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诗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引导学生立足课文内容,结合课外资料全面了解闻一多。(三)理解闻一多1、整体感知:①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词读音、掌握字词解释并圈画重点句子。②学生自由朗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