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贺艳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17.《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及工作单位贺艳妮(西安市灞桥区电力小学)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围绕“父母之爱”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课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对“了不起”的一对父子感人的真情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从中,阐明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积极活跃,踊跃表现。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气氛活跃。但是,部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读感悟,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说”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2、学习文中运用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塑造人物的写法,体会伟岸的父爱。3、开展一次小练笔,促成“写”的能力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讲父爱故事,体会父子之爱的伟大力量。“正是父子间的彼此信任,创造了爱的奇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伟岸的父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在全文中的特殊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好!去年的5·12大地震,震惊了所有人的心灵。相信你们一定还清楚的记着当时的地动山摇、眩晕与混乱吧!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品读父亲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他伟大的爱的,儿子又从这伟大的父爱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伟大力量。二、感悟课文,质疑解读。1.美国洛杉矶发生了里氏6.6级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地震后,混乱中一位父亲冲向学校,他看到了什么?“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1开始的启发提问,由于学生对地震有亲身感受,所以能争先恐后的踊跃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放在首位。教学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将内心声音教学楼,已变成废墟。”2.集体朗读,体会人物的动作和心理。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对比,思考:不同于他人,父亲选择坚定地走向废墟,他要干什么?3.分角色读5——10段中的对话,把握语言描写中的人物形象。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如果出在当时的情景当中,你会怎样做?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父亲、儿子、警察、……),来体会当时他们不同的心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要注意不同人的语气、语速和动作。有些人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谁愿意帮助我?”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说:“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地震中客观的环境,给这位父亲的救援带来的极大地困难和危险,然而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当其他的父母哭喊着离开的时候,这位父小组合作﹑大胆质疑﹑共同探讨,答疑解惑。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教师只是起到发言,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能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一个词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3学生对此课有浓厚的兴趣,就乐读乐学。从反复读到有感情的读,再到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心理与心情变化,体验课堂的快乐。读出来,把心灵感受写出来。既培养了其听说读写能力,又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使情感达到交融,使主题得到升华。亲又是怎样做的呢?4.重点读第12段,理解:“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你的内心有何感触?5.挖到第38小时,他终于成功了!思考: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父爱的力量,终于掘开层层废墟,看到了希望。那是坚定的信念,是顽强的毅力,是父亲深沉、伟大的爱。6.齐读第24段,在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起!”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父爱深沉、伟大,爱能创造奇迹!三、重点句段,品读赏析。重点句段赏析,1.思考:“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反复出现类似的话几次,作用是什么?把握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在人物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品质?(1)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2)“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3)“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入情入境的感,教师要做好教学的导向。4学生很乐于把自己的父爱故事分享于人。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既是父亲挖掘下去的动力,又是儿子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的信念。因为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真诚的承诺,才有了儿子的:“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爱!爱父亲!爱别人!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理解:为什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一是父亲了不起,再是儿子了不起。)在文中画出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词句(描写父子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句子),细细品读,写下感受,看看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3.分享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燃烧的火炬,照耀前进的方向。“有爱,就有奇迹!”5写“父与子”的情,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感恩父母。四、激趣学习,布置作业。(小练笔)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许多感人的亲情故事,书写爱的伟大,请你搜集并写出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父——“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与你在一起”——子↘↙“了不起”(营救成功)↓爱能创造奇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本节课开展情境教学﹑小组活动。学生活动多,提问不断,互解疑难,发言积极,有互动﹑有表演。这节课,有提问,就有解答,有有感情读,还有分角色演。学生主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特点。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卓越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体会爱的伟大力量。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爱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父亲形象。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理,读出相应的语气。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能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应读出兴奋的语气,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的激动。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走进文中动情朗读。反思一下,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划出使人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效果较好。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患难中亲情的伟大力量。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使我的课堂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