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麦——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说课稿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读书孔子讲学一孔子讲学二孔子像孔子的生平教材分析《孔子》是小学s版课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笫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孔子作了一些介绍文章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再具体地讲了孔子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帮助学生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24第一课时:感知全文,弄清文章结构,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弄清结构交流结果教学流程了解大意质疑导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这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生平的什么哪些呢?(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谈谈自己第一课时的收获。)探究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默读第1——4个小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2).小组间交流,师问: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这些内容各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2:不喝“盗泉”水故事3:谈“识人不易”故事4:晚年读《周易》晚年读《周易》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不喝盗泉水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第二个故事:(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第三个故事•分角色读: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2)“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和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第四个小故事•边思考边勾画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四个故事21孔子板书设计本文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又学到了他什么思想呢?•(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由此,经过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要做一个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