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教学设计任阳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3课时《季风气候》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地理学段:必修一年级高一相关领域人文与科学教材书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6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季风气候对于北京的孩子非常熟悉,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本课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季风气候的成因对于学生来说研究尺度较大,造成了空间想象中的困难。学生只能说出季风的性质但对成因的理解非常模糊。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搜集关于描写季风的相关诗句、模拟海陆热力差异小实验和根据北京气候数据资料绘制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地球仪上气压中心粘贴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理论依据: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其中包括“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具体要求: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基础上,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结合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说明北半球冬、夏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在理解气压带、风带性质的基础上,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2.课标解读(1)主题内容及涉及知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涉及的知识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性质、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等。(2)行为动词分析:绘制——通过绘图(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和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方式,利用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和风向画法等知识,分析东亚季风的成因。说出——利用所学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分析方法,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干湿性质,用类比学习方法分析得出季风环流对大陆东岸气候的影响。3.本部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本部分属于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第二节的逻辑关系是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移动、性质及影响,而季风环流是考虑到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后,对气压带和风带起到了分割的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大气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和选修五自然灾害气候因素的学习基础。【学生情况】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已有能力包括绘制简单示意图、初步形成逻辑关系推理能力。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所授班级为自主学习普通实验班,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形成。3.学习障碍:本节内容特点表现在以下三点,即(1)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2)对前面所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要求基础知识十分扎实。(3)图表阅读能力要求高,本节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习得,特别是对等压线图的使用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学习上的难点,往届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理解表面化,只是知道海洋和陆地二者的比热容不同,但是对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却不理解。(2)对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容易混淆,前面的知识容易对后面知识产生影响和干扰。(3)不理解季风的成因而是依赖于机械记忆季风的风向。(4)对区域地理知识模糊,不清楚东亚和南亚的具体位置。4.以往教学对策:对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分割作用多采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呈现过程,学生缺乏动手机会,特别是教材P36活动,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从熟悉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图中较难转化到平面海陆分布简图,对图中出现的空气柱也感到陌生。对于从示意图到实际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转换也对部分学生带来困难,由于他们世界地理区域知识薄弱,在此图中(图2.13)找不到东亚的位置。因此多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由老师替代了,最终导致学生缺乏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依赖死记硬背。【教学方式】1.教法——启发式讲授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台阶,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建构新的知识体系。2.学法——自主读图、绘图、析图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简单教具和读图与绘图的方式,将已有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想,提升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教学手段】1.板图板书:图文结合,展示学习框架。2.教具:附有气压带的地球仪和高低压中心、自制空气柱。3.所媒体课件:补充景观图片、总结学习过程。【技术准备】多媒体演示设备:动态演示学习过程和高度总结学习结论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搜集关于描述“风”的诗句,总结归纳季风气候的概念。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出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2.通过判读地球仪上的气压带、粘贴1月份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影响。3.通过在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亚欧大陆东岸绘制风向和列表总结,说明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和性质。4.通过对比分析亚欧大陆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差异,说明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温故知新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风”描述的诗句。提问:你能总结出诗句中两概括季风气候的概念利用语文学科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课件2分钟种风的差别吗?趣。新课学习与我们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的人们是永远感受不到这样随季节变化方向的风的,为什么呢?展示本课学习重点——季风气候的成因在世界气候图中找出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锻炼学生读图和语言归纳能力。课件2环节1:气压中心成因对比理想状态下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世界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图,提问1月份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气压中心成因?以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识别气压带并粘贴气压中心,并讨论原因。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说明述7月份北半球高低压中心成因。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大尺度空间概念。通过商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课件板图10环节2:季风风向及性质展示1月份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画出亚欧大陆东部的风向。列表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干湿性质。用学生熟悉的原理解释新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课件实物投影1环节3:季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为什么说我国长江流域是北纬30度上的一片绿洲?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对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解释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拓展学习思路,初步体会自然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10归纳总结拓展提高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只有在我们亚洲才能感受到,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但是在亚洲的南部地区,它的季风风向与我们有所不同,你能解释其原因吗?讨论整理本课学习思路并做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完成南亚季风气候的学习。学生总结学习思路,学以致用。课件5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问卷调查(1)本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了你之前预习中的哪些问题?(3)在课堂活动中,你对自己参与度评价(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听别人讨论自己默许、没有参与讨论)(4)本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了你之前预习中的哪些问题?(6)在课堂活动中,你对自己参与度评价(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听别人讨论自己默许、没有参与讨论)2.习题测评(1)观察课本P37图2.13,思考1月份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为什么比较完整?(2)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的参与,因为解决本节学习内容需要对前面已有知识加以应用,这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如何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参与进学习过程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本节课突出了两点创新:1、设计动手活动环节,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地球仪上粘贴1月份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解释海陆分布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割作用,解决了以往教师依靠平面图讲解分析中,学生在图图转化中的遇到的空间思维困难。学生觉得这种动手抉择过程非常新颖,而且他们能够在地球仪上找到冷空气的源地,有助于训练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2、教师总结环节应用了实物演示的方式,取代了以往课件总结环节,学生感觉教师语言不多而是非常形象地演示了亚洲高压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形象易懂。本课设计的第二个亮点是突出了人地关系,在学习完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后并没有结束学习,而是提升到了气候这一自然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延伸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而在南亚季风的学习中也没有像以往教学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而是通过提出一个历史和地理间联系的问题“为什么说季风也左右了鸦片战争的播放时间?”通过这个问题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此之外,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融入了语文诗歌、物理比热容实验、历史资料、地球仪等多种课程资源,并进行了有效地整合,给学生创设了新颖的学习体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