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点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育星教育网《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点评(选点突破)《孤独之旅》的教学,我选取了杜小康在文章中的几句典型化的语言作为突破口。我上课流程是这样的。一、导入新课有人说:“如果你选择了宁静,你就选择了孤独。”李白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品味孤独。苏轼用“高处不胜寒”来抒写孤独的难耐。人生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尤其是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孤独已经成为人类根本无法回避的一种“人生状态”。“面对孤独”,也就成了人生的一种必然。然而,孤独并非自闭,并非绝望,并非消极、消沉甚至坠入颓废的没落情绪。孤独使人类从原本狭隘的个人经验中解脱出来,使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与体悟在因孤独而获得的距离中得到了扩展,有了许多从前不曾有的发现。孤独使人的目光和头脑皆变得冷静,孤独使人去除了影响思维深度的浮躁和妨碍人观察质量的迷乱。成长,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平常,我们一提到“孤独”二字,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啊。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经历过“孤独之旅”的油麻地少年杜小康,一定会长大成人,因为那份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了他的灵魂。二、概述课文内容。(点评:概述课文很重要,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把握。便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三、速读课文,勾画杜小康的语言。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是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并不多,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课件):(点评:再次读课文,熟悉文本,而且是带着问题来读,学生有目的性的读课文,便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文章中,杜小康的语言不多,就四句,不为人所注意。但确是作家的独特匠心,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感情变化,折射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不妨借此为突破口。)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2、我要回家……3、还是分头去找吧。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指生读。四、赏析人物语言,把握小说内容、主旨:(点评:通过赏析人物的语言,来抓住文章的脉络,牵住“牛鼻子”,实现对小说内容、主旨、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变化的把握,从而起到长文短教的效果。)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老师想以第一句话为例,告诉同学们怎么赏析人物的语言,其余三句等会儿由同学们自己赏析。要注意两点:1、联系相关内容。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的;2、言为心声。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心情、心理。也就是不能孤零零地只看这句话,一定要关注说话的背景。(一)赏析第一句话。1、生齐读出现第一句话的第2自然段。2、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哪一段交代了原因?(他家由富变穷了,第1段。)3、这段中哪一个词语鲜明地表示出了杜小康对放鸭这件事怎样的态度?育星教育网(只好。写出来杜小康的无可奈何。)4、他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害怕、恐惧,因为他要离开疼爱他的妈妈,离开熟悉朋友、学校。)5、现实生活中你有过孤独的感受吗?(与杜小康比一比,看是否相似。)(点评:五个问题设计,具有梯度性,既有对情节的把握,也有对学生生活经验的体悟,很受学生欢迎,便于课堂的演绎。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加活跃起来,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二)了解放鸭前的杜小康。(点评:对文本的有益补充,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消除时空的隔阂和阅读的障碍。这是小说阅读教学所必须做的。)杜小康以前可不简单,你们知道放鸭之前杜小康的生活情形吗?1、指生介绍放鸭前的杜小康。2、课件展示:①油麻地的孩子,念书都念到六年级了,都还没有一个有一条皮带的。他们只能用一条线绳来作裤带。杜小康才读一年级,就有了一条皮裤带。棕色的,油汪汪的样子,很有韧性,抓住一头,往空中一甩一收,就听见叭的一声脆响。②油麻地一般人家的小孩,一年四季,实际上只勉强有两季的衣服:一套单衣,一套棉衣。中间没有过渡的衣服,春天,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还只能将冬天的棉袄硬穿在身上。等坐下来,静下身子与心,身上就冰凉冰凉的。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只好将单衣硬穿在身上,缩着身子去抵抗凉意。杜小康却有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年四季,完全可以根据天气的冷暖来增减衣服,来加以很好地调节。因此,一年四季的杜小康,身体都是很舒服的。③大约是在杜小康上四年级时,他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了。因为,他有了一辆自行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辆旧自行车,但它毕竟是一辆自行车,并且是一辆很完整的自行车。当时的油麻地,几乎没有一辆自行车,即使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也没有一个有自行车的。④杜小康的成绩还特别好。因此,杜小康一直当班长。3、家境富裕时的杜小康,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就像一簸箕黑芝麻中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就像秋天高远的天空中一只悠然盘旋于鸽群之上的黑色的鹰,父亲对他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可是现如今他就要离开疼爱他的母亲,离开熟悉的校园,到陌生的遥远的芦荡去放鸭,他愿意去吗?于是他对父亲说了第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怎么读?(生读,使范读,生自由读。)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怎样的杜小康?(一个不能体贴父亲、只想着自己的杜小康,一个过惯了富裕日子、不能吃苦的杜小康。)(三)赏析其余三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赏析或同桌讨论其余三句话,用“一个的杜小康”这样的句式,批注你的赏析结果。记住你的结论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语言依据。(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点评:以分析杜小康的第一句作为环节示范,后面的三个环节留给学生自己解决,这是“授之以渔”,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水到渠成了。这是教师进行设计时的第二次选点突破。当然,老师在此以后并非就是“放羊”了,他是导演是幕后推手也更是适时的参与者。)1、从第二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小康?(千万不可肤浅理解为与第一句话时完全一样。)育星教育网①地点在芦荡,初到目的地。眼中的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心情该当如何?引导学生齐读第21段。(害怕、胆怯、希望破灭。)②他是在何时、何种心境下说的这句话的?(到达芦荡一段时间后的一天夜里。感到孤独,非常想家。)③父亲就在身边,他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呢?为什么还如此想家呢?请同学们采用改换人称的方式,将文中的“杜小康”改为“我”,自由朗读课文第29段。2、该文段中哪些词、句让你读出了杜小康的孤独?“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他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3、在这里,杜小康几乎找不到人交流。小说这样描写他们父子俩之间的干巴巴的对话:“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也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孩子喜欢热闹,喜欢丰富,可此时杜小康却仿佛被世界抛弃了般饱尝着寂寞、单调。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按刚才变换人称的方式将29段再朗读一遍,让我们再次设身处地地感受杜小康的孤独。(指生读。)4、此时的孤独比刚离家时要深百倍,浓千倍,它吞噬着年幼的杜小康。他终于在晚上做梦看到母亲后说出了这句话。比较一下意思差不多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话,在词语上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有什么不一样?(没说“我不去放鸭了”,也没说“上岸”。虽说想回家,但是不说放弃自己的工作、责任,不像第一次那样任性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在孤独中备受煎熬的杜小康一直在压抑着情感,控制着自己,而在睡梦中终于爆发。这句话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此时的杜小康和说第一句话时的杜小康一样吗?(有点懂事、在逐渐控制情绪、不再由着性子,知道面对困难。)5、赏析第三句话。看来,此时的杜小康虽然幼稚,但在逐渐成长。那么,从第三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哪个词语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成熟、勇敢、有责任感、敢于面对困难。“分头”。)课文哪一段描绘了杜小康雨夜找鸭的情形?(第38段)老师范读,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这就是杜小康,头上是如万辆战车般滚动的雷声,耳畔是呼呼的风声,身上砸着歇斯底里般的雨点,脸上和脚上已伤痕累累,可他还要孤军奋战。如果把“吧”去掉,将句尾的句号换成问号或者感叹号,可以吗?为什么?(表现不出其勇敢、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句号比感叹号语气平缓、平静,而此时的杜小康饱尝雨夜寻鸭的磨难,很平静,很从容,没有大喜大悲,已经成熟了。)文中其实还有好多细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杜小康的成熟。请找出刚到芦荡,鸭群被刮散后杜小康父子的表现,特别是能表现父子之间关系的句子。刚到芦荡时,杜小康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肯入睡。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女生、男生分角色朗读以上内容。体验细节感受杜小康的勇敢、成熟。6、赏析第四句话。育星教育网你们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小康?(感受收获喜悦、激动)“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句话句式上有什么特点?(都是短句,都用了感叹号。表达喜悦之情。)自由演读四句话,体味杜小康的性格特点。(指生演读,师指导。)7、延伸拓展:短短的四句话就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当我们陪着杜小康走完这段孤独之旅,结合其成长你认为怎样算是长大了。(独立、遇事靠自己,不依赖别人。懂得父母的辛苦,能分担家庭的困难。能够承担责任,有勇气、坚强。)是什么促使了杜小康的成长呢?(孤独。家道中落,年幼的杜小康饱尝了物质生活的单调、精神生活的痛苦,可他最终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这一切。我们说孤独并不可怕,困难并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它们就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此时,再回首课文,我们可以说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作家曹文轩这样说——(课件)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这段孤独的旅程成为了杜小康以后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遇到困难挫折,他都会想起。小说中写道——(课件)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于是,这个昔日油麻地小学的骄子,能坦然的,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辉煌过的油麻地小学的门口摆起了地毯,让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感慨道:“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杜小康真的出息了吗?请课下从《草房子》中去寻找答案吧。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下课。(点评:把学生由课堂的演绎引向了更广阔的课外天地,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是点石成金,是课堂兴趣的进一步点燃、升华。因为,课堂只有短暂的45分钟,教材也只是一个范本,更多的语文学习是在课外,实现了这一点就是语文课堂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教学设计借鉴了聂智老师的教学实录。特此鸣谢!)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