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习题解答一、略二、BCDADCBBDCCDB1.B。GDP=60004500+1700=6200,表现为产出小于意愿中的总支出。2.C。3.D.4.A.5.D。由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1/(1-0.8)=5,所以投资增加100,均衡的GDP将增加500.6.C。7.B。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小。8.B。由于45°线上任何点的横坐标都等于纵坐标,所以线性消费函数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表示为:y-c,即为投资。9.D.10.C.投资等于储蓄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减少要达到均衡储蓄也将减少。而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的支出和意愿的产出是相等的。意愿中的支出减少,当然产出也将减少。11.C.均衡产出强调的是一个事前变量的概念,所以是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12.D.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将会使y的下降量大大的超过投资的下降量。13.B.三、√√××××1.√。2.√。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条件。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济中,投资和储蓄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罢了。3.×。4.×。45°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都是等于纵坐标的,所以消费支出是等于收入的。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仅仅指存于银行的那部分。6.×。一般说来,越是高收入的家庭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四、简答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假设消费者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o+ty,0AD=c+i+g=a+i+g+btr(1)Tbty,如图1----45所示.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要线,[(To)](1)Bagbtrb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部分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村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11csycsyyyyMPCMPS即:3.试比较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答:(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内容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里安妮提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永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量之和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yoOADEiIU0IU045线y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2)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比较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一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就联系而言,不管两者强调重点有何区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①消费不止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与1;③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4.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的经济中,其消费倾向为0.8,如果政府一方面课征10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做政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GDP的影响有多大?答:题中的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不能相互抵消。三部门条件下,由税收乘数41tk可知:若政府增加课税10亿元,则GDP将减少40亿元。由政府购买乘数151gk可知:若政府增加10亿元购买,则GDP将增加50亿元。所以这“一收一支”将使得GDP增加10亿元。5.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公式为:11ikYIb,或111ikMPCMPS。式中,Y表示增加的收入,I表示增加的投资,MPC或者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加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凯恩斯乘数”。(2)投资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为:①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的发挥出来;②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没有充足的劳动,投资增加并不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③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利用。(3)在现实生活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涨;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他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的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三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会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不会增加。此外,一些西方学者也指出,对政府增加的公共工程支出,也可能存在一些抵消作用。例如,如果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方面支出而提高税收,则在公共工程方面那些就业者已增加的开支就将由于纳税人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支出而被抵消。又如,假如政府的支出是靠借钱而不是靠税收,则可能影响私人投资。因为政府借钱,一方面会使私人部门的货币减少,另一方面支出增加使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和工商企业通常都要增加货币储备,从而增加货币需求,这就会提高利率,进而排挤私人投资。五、计算题1.某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2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1)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2)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3)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期初新增财富为10万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解:(1)若此人想在一生均匀的进行消费,并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必然要使其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之和等于其一生的收入。由于其一生中三个时期的总收入为120万元(20+40+60)。而四个时期的消费要均匀分布,则每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30万元(304120)。由此可得此人一生中四个时期的储蓄情况。第一期:负储蓄10万元第二期:储蓄10万元第三期:储蓄30万元第四期负储蓄30万元(2)由于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则该人受到流动性约束。因此此人在第一个时期只能消费20万元。从第二个时期开始,在没有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其均匀分布的消费水平为每期33.33万元(36040),小于第二、第三期的收入水平。故流动性约束的的假设对后三个时期的消费没有影响。第二、第三、第四期的消费水平分别为33.33万元。(3)在期初接受外来财富10万元,加上第一期的收入20万元,仍然小于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此时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5.3241030万元。因此,此人将在第一期消费掉全部的外来财富10万元以及收入20万元。第二、三、四时期的平均消费为每期33.33万元(36040)。如果可以利用信贷市场,则该消费者每期可消费32.5万元。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yc8.0100,投资为500亿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0亿元,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yc9.0100,投资仍为500亿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解:(1)30008.015001001iY250030008.01008.0100yc50025003000cys(2)由于650080008.0100c则总需求70005006500ic而实际产出为8000亿元,则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1000亿元(70008000)(3)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由于投资乘数1510.8ik所以均衡收入的变动量为:510005002500iyki则增加的收入为2500亿元(5500-3000)(4)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时收入60001.06009.01500100y消费550060009.0100c储蓄50055006000s投资乘数11010.9ik当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的增加量为:1010005005000iyki(5)消费函数变动后,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投资乘数也相应提高,变为原来的两倍。3.根据下表中已知数据回答问题(单位:亿元)可支配收入dy消费c储蓄s投资i总需求()ic0-70020002000-2002000400030020006000800200080001300200010000180020001200023002000140002800200016000325020001800037502000(1)求出个人消费和总需求,完成上表。(2)假设在方程dyc中,增加了200亿元,画图表明这一变化,并求出新的均衡产出、消费和投资。(3)如果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均衡产出是否会发生变化?解:(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由此可知,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消费函数为dyc。由公式scy可知,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消费为700,即为700,则消费函数dyc75.0700,由此可完成下表:可支配收入dy消费c储蓄s投资i总需求()ic0700-7002000270020002200-20020004200400037003002000570060005200800200072008000670013002000870010000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