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典范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费雅芳2011年7月2日,杭州年轻妈妈吴菊萍挺身而出,用左手接住从10楼坠下的2岁女童,自己手臂严重骨折;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瞬间推开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2012年5月18日,北京卫戍区某部一级士官高铁成在回乡途中,不顾个人安危,三进火场阻爆排险救人,造成头、面、颈、双上肢和右脚二度烧伤。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在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被迎面飞来的铁块击中腹部,受重伤的吴斌在完成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停车措施后,壮烈牺牲。2012年6月4日,湖北宜都市女教师周玉兰在为高三学生送准考证的路上遭遇劫匪,在头部被钝器击破、鲜血直淌的情况下,她忍痛护住了659张准考证,让学生们得以顺利参加高考。2012年8月29日,杭州富阳市黄小荣毅然从近5米高的堤坝一跃而下,忍着右根骨粉碎性骨折的剧痛,爬行10多米将落水的孩子成功救起。……一位位舍身救人、舍己为人的“最美英雄”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透过这些“最美英雄”和他们那种感人肺腑的“最美事迹”,我们可以深深地领略到一种内涵深刻、价值崇高的“最美”精神。这种“最美”精神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长期孕育的结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典范。虽然“最美英雄”的职业不同、事迹各异,但他们在关键时刻所作出的崇高选择以及透过这种选择所体现的“最美”精神是相同的、一致的。这种“最美”精神集中体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这种“最美”精神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爱国爱民、无私奉献。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最美教师”张丽莉才能在失控客车冲向孩子们的瞬间一把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最美司机”吴斌才能在铁块从天而降直刺腹部的情况下,强忍剧痛完成了换档、刹车等一系列艰难操作将车辆停稳,保全了车上24名乘客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能再站起来;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最美战士”高铁成才能在煤气爆炸的瞬间三次勇闯火海去关闭煤气罐阀门,而自己却被烈火烧伤……试想,如果没有这种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最美”精神作支撑、作动力,英雄们能在这种面临生死考验的紧要关头作出如此崇高、如此伟大的“最美”选择吗?“最美”精神崇德重义、向上向善,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最美英雄”作为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契合了人类文明的共性;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也顺应了当今社会先进文化发展走势。作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典型,“最美英雄“们无疑是亿万人民群众的骄傲,同时也是表征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学习“最美”精神,必须深刻发掘和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价值,努力使“最美”精神成为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最美”精神树起了人心向善的社会公德标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那些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要素不会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也不会变。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百行德为首,百德善为先”。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向善的本性是最重要的。”向善是一种最本质、最人性的道德诉求,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人心向善是社会个体以道德伦理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进而内化为个人品德。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道德定律。”人心向善是道德自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过程与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使爱从点的聚焦演化成线的延伸、面的拓展的思想引擎。“最美”精神以无私忘我为核心,以勇于奉献为基准,树立起高尚的社会公德标杆。“最美”精神之所以蕴含着人文价值,就在于其颠覆和超越了那种“泛爱”观念和所谓的“博爱”思想,使人心向善这一朴素价值观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不论是“最美妈妈”吴菊萍挺身而出的“惊世一举”、还是“最美爸爸”黄小荣奋不顾身的“惊人一跃”,或是“最美司机”吴斌强忍剧痛的“完美一刹”,其实都是长期积累和养成的在特殊时刻瞬间迸发的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需要。“最美”,就美在朴实无华的善良、美在不假思索的瞬间。“最美”的称谓,是社会公众对日常生活中那种平凡而又出人意料的善良行为的道德激赏和赞美。“最美”使人们相信,一个人有了向善之心,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一个社会有了向善的力量,才能变得和谐美好。“最美”精神主旨在于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这是对呵护弱者、关爱他人的社会公德的生动诠释。“最美”精神擦亮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品牌。爱岗敬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常态的奉献行为,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一份职业、每一个岗位,既是人类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爱岗敬业,是人们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且有所作为,须臾离不开自己的人生舞台。“最美英雄”们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竭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唱好自己的每一出戏。他们把工作岗位与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最高标准、尽最大责任,他们的爱岗敬业,是一种自觉的付出行为,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始终勤恳敬业、无私奉献,亦不失为对“美丽”的坚守;倘若一个人用生命捍卫他人的生命与尊严,也应当是对“美丽”的秉承;假使一个人在实践中始终把国家人民利益视作高于一切,更是对“美丽”的传承和延续。“最美”精神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价值展现,看似出生草根,却是最为纯粹、最为质朴的社会道德文明精神力量的凝炼,还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并持续繁荣的精神支撑。张丽莉的“最美一课”,吴斌的“完美一刹”,黄小荣的“惊人一跃”……在一定程度上也擦亮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品牌。学习“最美”精神,就要像他们那样,发扬甘当螺丝钉的实干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最美”精神昭示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违背甚至毁弃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象丛生不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小悦悦的冷漠,面对拐卖妇女儿童的残忍,面对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皮胶囊的黑心,社会上发出紧张的道德焦虑和强烈的良知考问。“最美”精神崇德重义、向上向善,也许能够化坚冰为暖流,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一泓清泉。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都不愿成为“一麻袋各不相干的土豆”和“无数块集体迷茫的浮冰”,呼唤道德精英的横空出世,期冀正义力量的倡导引领,渴盼道德热情的感化熏陶;人们更加需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精神的亲和凝聚。唯其如此,社会才能减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弥合人与人的情感距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这样的现实:那些“最美英雄”事迹的映照显得卑微甚至丑恶的人会自惭形秽、幡然从新;人们更强烈地要求进行顶层设计、优化社会环境,让蕴藏在民间、隐匿在底层、潜伏在草根的道德力量破土发芽,茁壮成长,以健全的道德体系阻遏私欲的膨胀,以顽强的信念抵御贪婪的扩张。从那些善良面孔上流下的无声的泪水,依稀可闻大众的心声:企盼“最美”精神发扬光大,希冀道德风范永续长存。这种持久的企盼针对的是现实,最终却指向未来。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像“最美英雄”们那样,在眼睛打量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一下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安危冷暖,也许现实生活就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保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人物的业绩和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面对“最美英雄”,我们在见贤思齐、向善而行的同时,似乎都应反躬自问,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仅仅珍惜自己的人并不一定是珍惜生命,只有珍惜社会利益和他人生命才是真正珍惜生命。“最美”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和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美”精神的理论基石和思想导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思想强国、精神强国、道德强国。“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等“最美英雄”的涌现,充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高尚行为铸就了一种“最美”精神。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这些“最美英雄”来作榜样引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这种“最美”精神来作旗帜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