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第1页(共3页)“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解析:材料说的是军功可以授予官职,这明显的打破了原来的分封制,郡县制开始萌芽。故选A;B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在秦朝全面推行;C项郡在春秋时期地位比县低,有材料可知;D项错误,这一时期赵鞅不是晋国的最高统治者。2.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体现了君父同伦,家国同构的思想。故选B。3.B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发展。材料观点认为从汉至明清皇帝为加强权力,不断发展新的权力机构约束原有的权力中心,比如宰相。汉朝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参知政事都是为了分化或削弱旧权力中心而设置的。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度没有此功能,故选B。4.A解析: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说明明朝内阁并没有削弱皇帝的权力,相反成为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故选A。B、C、D三项都无从体现。5.B解析: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秦汉以后”“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弊端,因此B符合题意。而A、C、D三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6.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也就打破了贵族对官吏的世袭特权、垄断特权,同样道理,克里斯提尼用“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血缘部落”的意义也是在于打破原来的贵族靠血缘关系对官吏的世袭特权、垄断特权,综上所述故选A。7.B解析:从题中的“人是善变无常、优柔寡断、浅薄无知等弱点”而“政治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结合雅典政治民主泛滥的局限性可以判断选B。8.C解析:从题中的“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以铜块击称并交给出卖人”等,可知罗马按法律规定买卖十分注重程序规则。A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B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9.B解析:美国的联邦制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要服从联邦政府,中央拥有很大的统领权,故选B。邦联制是松散的,地方权力相对太大,排除A;三权分立不合题意,所以排除C。10.A解析:材料可知“光荣革命”体现了议会对国王权力的制约,国王的权力不再是神授的。B、C两项史实错误,材料未表达对国王的监督,D错,故选A。11.B解析:此题考察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权力制约与平衡。材料信息“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并相互制约”即可得出结论,A、D选项不正确,C项以偏概全,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止三权分立。故选B。12.B解析:法国大革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A和D错误;虽然经历了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斗争,但君主派在宪法颁布后没有即刻消亡,C错误;故选B。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可知,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这是因为1871年德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的,君主专制是实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故选B。14.B解析:由材料中“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这一土地制度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结合所学知识,故选B。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A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体,C项错误;小农土地所有制明显不符题意,D项错误。15.A解析:从材料“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可以看出,在北宋年间,佃户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地主需要过年的时候给予充分的照顾,否则佃户可能另奔他处,故选A。B项说法错误;C项非材料的主旨;D项“开始互相依存”时间错误。16.C解析:本题材料说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工商食官的现象,故选C。17.B解析:“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反映了手工业领域存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说存在自由劳动市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选B。历史试卷第2页(共3页)18.C解析:泉州港虽然也曾经是大型国际贸易港口,但由于中国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以及明清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泉州港走向衰落,故选C。19.C解析: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故不能称为直接原因,排除A、D;材料信息“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说明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保护科技发明,故选C。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与材料情景不符,排除B。20.D解析:材料反映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奴隶贸易已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只需要把黑人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消费者即可。材料的核心观点反映了非洲已经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选D。21.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它”应该指的是垄断组织,故选D。22.A解析:图片中时间从1750~1900年,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A线在19世纪前后发展趋势是不断下降,据题支选项应为中国;B线应为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比重剧烈下降,因此表述有误;C曲线是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因此表述有误;D线应为德国,19世纪70年代统一后才开始工业革命,并非于60年代完成,因此表述错误。23.(12分)答案:(1)变化: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分)特点: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3分)(2)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如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24.(14分)答案:(1)相同:都是重要的世界贸易交通要道。(2分)不同:古代丝绸之路水陆并重;新航路以海路为主。古代丝绸之路是以东方(中国)为中心;新航路以欧洲为中心。古代丝绸之路连接的范围更小;新航路是条环球商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象征;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国家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不同点写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2)特征:以英国为中心,西方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4分)当时中国政府依然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受到西方侵略,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2分)25.(15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2分)影响: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大人们的活动半径;冲击社会等级观念等。(4分,答出三点即可)(2)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粮食储运条件得到改善;新型肥料(化肥)得到使用;加快农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3分)对能源利用的影响:蒸汽机的使用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和开采。(2分)(3)态度:歌颂。(1分)原因: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3分)26.(15分)答案:(1)材料一中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是指统治者个人,材料二和三中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二、三中的制度也有不同,材料二中的民主政治是指奴隶制民主,材料三中的民主政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6分)(2)问题: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问题。(2分)理解: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革命后建立的总统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典范。(4分)(3)民主有阶级性;民主的观念和认识有传承和借鉴性,并不断进步;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3分,任答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7.(15分)答案:(1)基础:小农经济模式及重农抑商政策,君主专制强化,八股取士及思想禁锢(或答科举制的僵化与心学统治)。(3分)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各地区连结为一个整体(或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使民族史演变为世界史);历史试卷第3页(共3页)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造成了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差距拉大。(6分)(2)关系: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水平,使传统社会未发生突变,也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展开;与世隔绝又导致中国落后于近代化潮流,进一步影响了向近代社会的正常转型。工业革命使西方工业文明和近代社会迅速到来,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联系加强,又反过来巩固和壮大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