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干部”不应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一颗小树成长为苍天巨木,少不了阳光、雨露和土壤这些外部条件,一个人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少不了组织的培养、群众的支持和社会舆论营造的良好成长环境,如果说一棵树能够成长到什么高度取决于阳光、雨露和土壤提供的养分,那么年轻干部能不能接过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往往就取决于我们的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足够充分的信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年轻领导干部的培养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战争年代,毛主席明确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后,面对对干部队伍参差不齐、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上升到决定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高度。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从而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不难看出,优秀人才的选拔使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无论哪个时期,都是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根本大计。任用年轻领导干部时,如果墨守陈规、走老路,最终只能是埋没了人才、贻误了年轻干部的黄金成长期,特别是对于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才外流严重,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都相对较低,无法为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拿出敢为人先的力度,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做好“破格”二字的文章,破掉阻碍干部引进的年龄格、学历格、经历格,因地制宜地引进年轻优秀人才,为干部队注入新的活力,激发“造血”功能。各地在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中应当向选拔23岁焦三牛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甘肃省武威市学习,既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去带头吃“螃蟹”,又要用“勇往直前”的坚持去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慎重、有序地推进改革,实实在在、出于公心,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年轻干部。虽然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地方政府都已经意识到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年轻干部能不能顺利成长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历史上陨落在舆论大潮的优秀人才不在少数,众口铄金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作为一名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取得较大的成功和进步的时候,往往会引来媒体的关注的群众的议论。近年来,年轻干部一直是公众话题的焦点,最年轻厅级干部“张辉”、“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最年轻镇长”牟阳……每一次“最年轻干部”都会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亲戚”“背景”“二代”这些词汇也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成了这些年轻干部的专有形容词,打着“监督”的旗号,却一味的怀疑,千方百计“挑刺”,甚至口诛笔伐,导致广大读者纷纷猜疑、议论纷纷,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地压力,严重影响了年轻干部的成长,甚至毁掉了年轻干部的人生。由此可见,年轻干部的成长少不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信任更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