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解说词[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解说词(1-4集)一部生动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和理论教材——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李伟在苏联共产党亡党十五年后,一部用真实的形象的历史实践,从理论上阐释苏联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特别是怎样走向溃亡的八集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在人们的长久期盼中产生了,这是我国思想界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做亡国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我们的邻居、大力支援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一直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怀,特别是对昔日一个强大到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苏联,走到今天这般境地,更有一种深深的惋惜和感慨。那么造成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至今在全世界在我国争论不休。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关于各方的评说,最好的方法,不是连篇累续的思辨推理,而是审察立论的根据是否确凿,因为真理是依靠事实而存在的。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第一个深刻之处是,通过形象的、具体的历史内容,以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惨痛历史过程和确凿的历史事实,向一切善良的人们揭示出是谁,是些什么人,他们用什么手段瓦解了苏联共产党,分裂了苏联,摆事实,讲道理,有很强的说服力,从而用这样一批反方面教员对人们进行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普及和教育。主动地认识和科学地借鉴世界各国历史,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需要经常锻炼的基本功。正如在19世纪恩格斯分析德国工人运动指出的:“德国的实践的工人运动也永远不应当忘记,它是站在英国和法国的运动的肩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直接利用英国和法国的运动用很高的代价换来的经验,而在现在避免它们当时往往无法避免的那些错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当前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邓小平说得好,1989年北京的“动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而不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人们在事实和经验中受到了社会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启发和教育。正是这种历史的教育,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间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在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俄国人给我们当过两次老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苏联解体一声钟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八集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的第二个深刻之处是,通过确凿的历史事实做出深入的理论分析,深刻揭示了“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揭示了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最高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斗争的焦点。看来,只有经过长期地、艰苦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曲折性向人们展示出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并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历史上,许多革命的、先进的、科学的、正确的东西,有时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无疑,“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形式与内容的背离,现象和本质的冲突,原因与结果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需要人们仔细地加以辨认和区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反对苏共现代修正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理论思想,也是在历史的颠簸中行进和发展起来的,有的方面是通过曲折的方式创造性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思想,并取得了十分宝贵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部专题历史片启发了我们,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并理解了毛泽东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历史事实和真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实践,特别是有了北京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这样刻骨铭心的残酷事实,人们终于接受了邓小平重新提出的这个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照此算来,就算有二十代人的光景,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经历四五百年。社会主义不仅是个国内问题,也是个国际问题。马克思、列宁凡是讲到杜会主义时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都不是只讲国内,同时还讲国际。“只要资本主义包围存在……就一定会有复辟的危险即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恢复的危险。”如果说我们过去对他们的话曾经疑虑过,那么在经历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剧变后,它的真理的价值就充分显露出来了。国内阶级斗争与国际阶级斗争总是密切联系,相互激荡的。人们今天谈论的全球化现象,首先和基本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全球化,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激烈斗争的全球化,是政治斗争的全球化。苏共亡党苏联亡国就是这样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它从世界的范围和时代的高度,提出并告诫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谁要是轻视了或者看不到阶级斗争全球化在本国的表现,就一定会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提出的“谁胜谁负”、“谁战胜谁”,就是这样一个反映时代呼声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问题,以最鲜明最直白的语言阐释了新生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关于社会主义,难道还有比无产阶级要保卫政权和资产阶级要复辟更为重要的事情吗?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通过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事实,揭示出“谁胜谁负”、“谁战胜谁”的问题,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期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是指导人们观察和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灯塔。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又一个深刻之处是,刻画出了窃取苏共领导权而搞垮苏共的修正主义分子的面目,通过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特别是通过戈尔巴乔夫发动苏共政治局并动用国家媒体,“围剿”坚持马列主义的列宁格勒工学院女教师尼娜•安德列耶娃的所作所为,为人们认识修正主义分子的特征,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和依据,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说话、写文章都尽量合乎帝国主义和敌人的口味。其结果是敌人舒服,自己的阶级被蒙蔽。这是欺骗群众和欺骗各国共产党的行为。”苏联修正主义者“把斯大林丑化,除了其他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大林坚决同帝国主义斗争。他们把自己和斯大林区别开来,是要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识。”“现代修正主义者们有三怕:一怕帝国主义,二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即他们所说的‘教条主义’),三怕革命人民。他们胆小如鼠,对于他们所称为‘教条主义者’的人对他们的批评所作的反批评不敢让他们本国的人民看到,严密封锁,就像封锁‘瘟疫’一样。”“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是政治上的崇美派,在他们的全部政策中所实际遵循的,也就是美国牌的实用主义哲学。”“世界上最大的骗局,莫过于把世界和平的敌人,说成是爱好和平的使者。”等等。马克思在总结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时告诫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进展不是在它获得的直接的悲喜剧式的胜利中,相反,是在产生一个联合起来的、强大的反革命势力的过程中,即在产生一个敌对势力的过程中为自己开拓道路的,只有通过和这个敌对势力的斗争,主张变革的党才走向成熟,成为一个真正革命的党。”马克思的话,对我们理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总是敢于在党内外坚决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是多么有启发啊!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再一个深刻之处是,它告诉人们,斯大林问题是认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基本原因的切入点和一把钥匙,但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使用这把钥匙会得出不同的甚至尖锐对立的结论。“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做出定论。”果不其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以来,关于斯大林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特别是一切修正主义分子“时时刻刻感觉到斯大林的阴魂不散,在威胁着他们”。戈尔巴乔夫搞政治改革就是从大反斯大林入手的,结果搞得国破家亡。可是,国内国外却流行着一种十分离奇而矛盾的思想逻辑,斯大林带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创下了苏联这样一份特别庞大而丰厚的家产,而戈尔巴乔夫这样一批人把这份雄厚的家产败了个精光,可是有些评论家却把历史的板子不是打在戈尔巴乔夫这些败家子身上,而是打到了斯大林身上,要斯大林的伟大成就为戈尔巴乔夫的亡党亡国承担历史责任。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界为此编造了“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模式”两个概念,欺世盗名,硬是把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35年来大反斯大林而搞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种种弊端和僵化的体制,统统地塞进这两个概念,搅乱人们的思想,真是蒙骗了不少善良的人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所发生的问题向来都不是小问题。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成功的方面,还是在错误、失败的方面,比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先走了一步,其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尤为宝贵。八集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以丰富而形象的历史事实,通俗而深刻的理论分析,为人们全面认识和总结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教训,打开了一条正确的思路。这样一部融汇了历史事实和理论分析的形象而生动的专题参考片,是我国思想界研究苏共苏联兴亡史的重大成果,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观看和学习。《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解说词原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横跨欧亚两洲、面积达2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强国,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认真研究、正确认识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李慎明副院长主持的《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重大课题组(后又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之一,便是与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联合摄制了八集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2006年6月出品)。该片从八个方面,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镜头画面,借助电视艺术手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过程,对其演变的本质原因进行了剖析。该片顾问:陈奎元、张全景、刘峰岩、郑科扬、李慎明、全哲珠、杜学芳、李成仁、马俊清、蒋振云、李意珍。理论提供:李慎明、陈之骅、吴恩远、邢广程、李正乐、王正泉、张树华、于洪君、张春生。总编导:李荃、刘树人。该片解说词由李慎明同志担任总撰稿(署笔名:肖黎),李小宁、葛幼力、邱建、郝一星为撰稿。解说词收入本刊时,李慎明同志第15次统稿,并对个别文字略作改动。第1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遥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明亮,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霄,克里姆林宫顶红星照耀,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我们的首都,莫斯科……”凡是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会熟悉这首令人怀想而又憧憬的旋律,也会熟悉这座曾经深刻影响过中俄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是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故乡,也曾经是我们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建立新社会的榜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中苏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严重分歧,甚至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中,都始终牵埋着对列宁和十月革命故乡深深的情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于世界资本主义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