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陈旭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必修Ⅰ: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鸦片战争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皇帝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两江总督牛鉴对英国火轮船,开始“疑其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相告,仍然“疑信未决”。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高翔《近代的初曙》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一睁眼看世界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②编译外国书报,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志》魏源林则徐、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历史现场】《海国图志》的遭遇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⑴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⑵守旧官吏为什么认为它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人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⑶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对日本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现场】《海国图志》的遭遇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魏源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综上,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他们的看法全面吗?睁眼看世界背景①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②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③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知识分子惊醒了,开始关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代表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编译《四洲志》和《华事夷言》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知识整理二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历史现场】陈独秀的感慨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陈文振《追思严复先生》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思考: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⒈反对君主专制⒉主张君主立宪制⒊变法图存⒋发展资本主义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我民族的历史走进那清末戊戌年代,已积重难返。我们的国家机器已全部锈烂,无法修复。我们的社会亦已至癌症末期;病入膏肓,医药罔效。——唐德刚《晚清七十年》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②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④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维新思想背景①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③思想上: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意义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③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三走向共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1895年,孙中山毅然剪辫,以示与腐败卖国的清廷决裂,走上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具体主张革命理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独立民主富强核心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的办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请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的背景与主张相同。(1)背景: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不断壮大。(2)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不同点:两者方式、政体区别。(1)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