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之道》“六帝”新释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载有“六帝”说,其文曰:“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①先秦典籍如《国语》、《左传》、《论语》、《墨子》等书均未有“六帝”记载。与“六帝”说相类的“五帝”说,至战国后期则颇为流行。②相较而言,“六帝”说鲜见于史书。作为《子思子》佚文的《唐虞之道》是目前发现的先秦典籍中最早涉及“六帝”的文本。③“六帝”指哪六古帝?子思称引“六帝”依据何在?就目前发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仅见周凤五先生引郑玄注释“六帝”为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又作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④依笔者愚见,其解释颇有商榷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唐虞之道》的主旨思想,结合先秦历史背景及文献,对“六帝”说作一考释,以就教于方家。一、“六帝”说探讨周凤五先生考释“六帝”,其说源自西汉末年出现的《世经》,⑤按五德终始说依五行相生次序排定的古帝系统得来。《世经》所定古帝王系统前八位为:太昊炮牺氏—(共工)—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该顺序由木火土金水五德确定,共工、帝挚不在五德之内,故不计入。汉代自《尚书大传》以下几种纬书将伏羲、神农列为三皇,于是在通行五帝说中多出了少昊。孔颖达《尚书正义》引郑玄《中候·注》说是“德协五帝座,不计多少,故六人亦名五帝”。该“六帝”说晚出自西汉末,依五德终始排定,以之作战国中期子思“六帝”说的解释,并不可靠。顾颉刚先生论断少昊为汉人将之插入五帝的组合而有成为“六帝”趋势,⑥可信。至于是否如顾颉刚先生认为的少昊氏加入古史系统自刘歆始,学界有争议,⑦非本文所能定论。另外,汉人将金天氏、少昊合二为一,这在先秦史料中是没有的。崔述曾言:金天氏之名见于《春秋传》,但云“裔子为玄冥师”而已,未言为少昊也。……少昊氏之子虽为玄冥,然烈山氏之子柱为稷,周弃亦为稷,颛顼之子亦为火正,高辛氏之子阏伯亦为火正,则玄冥一官亦不必少昊氏之子孙而后可为也。⑧上古传说中的帝不可胜数,各帝的神性、功德、特征不一。但是,《唐虞之道》论及“六帝”当依据有共同标准即共性来特指,以表达子思强调禅让、爱亲、尊贤、仁、义的神圣化及合理化的学说。⑨否则子思可直接以“帝兴于古,咸由此也”论述,毋须“六帝”连称。简文“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意为“六帝”兴起于远古,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咸由此也”中的“此”代指这个共性所在。依字上溯,可以推知,“此”指代上文“尧舜之行,爱天下之民。禅之流,B10世亡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该文道出“六帝”共同特征在于“爱亲”与“尊贤”。随即《唐虞之道》以具体事例深入阐述:古者虞舜事瞽叟,乃弋其孝;忠事帝尧,乃弋其臣。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该文以“古者虞舜”为例,强调远古六帝的突出特征是“爱亲”与“尊贤”。并进一步细化此二特征的具体内涵:“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子思由“爱亲”推导出“孝”,将“尊贤”扩展到“禅”。下文之“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故禅,义未而仁也”,知“爱亲”内含“仁”意;“尊贤”包容“义”举。此即是子思征引六帝的共同特征:爱亲,由之推广到孝及仁;尊贤,由之延伸至禅和义。因此,郑玄注涉及的“六帝”说与子思按其特定标准称引的“六帝”不相及。除此之外,《左传·昭公四年》另有“六王”说: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用命也。六王包括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及周穆王。《左传》冠之以王而非帝,时间下限延至西周早期,与子思生活年代仅相距数百年。名之以古帝,不合事理。“六王”非子思“六帝”无疑。其次,在古人看来,帝与天神有某种对等关系。《礼记·曲礼》云:“措之庙,立之主曰帝。”郑注谓:“同之天神。”帝具神格特征。考察子思“六帝”共性,皆汲汲于人事,反映出帝具有世俗人的存在形式,人格特征显然掩盖了神格,道出了儒家“不语怪、力、乱、神”B11“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B12“六帝”不与神对等。典籍中有“六神”的记载:B13《楚辞补注》谓:“上问九魁六宗之神以照明之也。”B14“六神”为上下四方之神,与“六帝”异。同“六神”相似的还有“六天”说。这是纬书虚构的六个天帝,因古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载太微宫内有五星为五帝座之文,即黄帝含枢纽、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砆怒、B15“六天”说影响较为深远,后世帝王郊天法仪,如唐朝显庆礼即采“六天”说。“六天”说晚出自汉,以五色配五帝,且异于“六帝”浓厚的人格倾向。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六宗”说:肆类于上帝,礼于六宗。B16B17二、“六帝”释解确认子思的六帝共性后,依此推断其具体称引的六帝。首先,《唐虞之道》多次颂扬舜“爱亲”、“尊贤”,既“仁”又“孝”,舜显系六帝之一。简文以为尧“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也”。具有仁、义圣德的尧亦属六帝之一。其次,子思提出“六帝”说,有其学术目的,当经过缜密思考,借之作为宣扬政治观点的史例,而非一时心血来潮,空穴来风。故其称引的六帝应有所显现于其他作品中。子思另一篇章楚简《缁衣》有: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岂必尽仁。”另,《唐虞之道》引有“禹治水”作为圣人利天下的事例。禹辛勤治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仁德合于子思“六帝”的共性。此外,儒家典籍《尧典》、《皋陶谟》颂扬禹平水土,沿用《国语》、《天问》尊称他为“伯禹”,被儒家推崇为古代最圣明最伟大的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之一。《史记·夏本纪》所录战国资料称禹为“帝禹”:“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子思传承儒学,不能不受此影响,而将其纳入“六帝”范畴。六帝除尧、舜、禹外,其余三者为何?不妨从子思所处历史背景及学术传承上作一探讨。首先,子思以六帝兴于古,则相对于生活在公元前5B18现于夏之后,这是六帝B19文章分别论及“五帝”。其中,《五帝》篇云: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为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生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昊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昊配金,颛顼配水。”孔子以五行配五帝,五帝完全五行化。刘起*#先生认为此种“五帝”说显然是战国之末奠B20B21“六孔子未尝道也,学者不可臆说也。”言之切切,其二。罗运环师认为随着西汉后期谶讳之学日盛,刘歆不考其详,遂以五行相生B22帝篇》当为孔门后学伪托孔子所撰,时间在子思之后。耐人寻味的是,《孔子家语·五帝德》B23“五帝”,文中却阐述六位古帝功德。将之同《唐虞之道》的“六帝”共性比较,两者有很多一致处。首先,孔子认为黄帝“幼齐睿庄,敦敏诚信。长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生死存亡之说。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孔子赞誉黄帝“抚万民”,“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为人仁厚,德行合于“六帝”。接着,孔子认为颛顼“静渊有谋,疏通以知远,养财以任地,履时象天,依鬼神而制义,治气性以教众,洁诚以祭祀,巡四海以宁民”。颛顼“制义”、“教众”、“宁民”,辛勤为天下,含仁义之德。关于帝喾,孔子认为其“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抚教万民而诲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义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动也时,其服也哀”。帝喾“博施厚利,不于其身”,“修身而天下服”,与《唐虞之道》的“利天下而弗利”、“正其身,然后正世,圣道备嘻”相符。其次,孔子认为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富而不骄,贵而能降”。子思在《唐虞之道》赞舜之举为“圣之盛也”,“居草茅之中而不忧”,“身为天子而不骄”与之意思相近。再次,孔子认为帝舜“孝友闻于四方,陶渔事亲。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送而亲近”。这与《唐虞之道》对舜的评价基于一个模式:孝、爱民、亲民。最后,孔子认为禹“敏给克齐,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其功为百神之主,其惠为民父母”。禹的仁德同于子思对其的评价。此外,先秦两汉祭帝的礼也叫帝,后加示旁作砇,古代有“砇于太庙”、B24“三年一袷,五年一砇”B25四国(有虞氏、夏后氏、殷、周)所砇为黄帝、舜、喾,这三位应没有问题。B26起先生例举了六种“五帝”说B27出现频率较高。说明三帝在先秦已有很大影响。王晓波先生认为颛顼、喾、尧、舜据说都是黄帝的后裔。但其中无一人父子相传,也无一人兄终弟及。B28想中的禅让史例。子思归之于六帝,当有此方面的用意。《孔子家语》在流传过程中受后人删改,其真伪问题后人多有争讼。因此,引录《五帝德》时有必要对其可靠性进行探讨。首先,近几十年来在出土文献中发现了与今本《家语》有关的资料,如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一批竹简,其中有一种被整理者定名为《儒家者言》的古书,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接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的汉代简牍中,也有一种与今本《家语》有关的古书。这说明今本《家语》是有来历的。但对具体内容的真伪问题应作具体分析。《孔子家语》在《汉书·艺文志》中已有著录,共二十七卷,列入《论语》类。说明《孔子家语》至少与《论语》一样,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学的重要文献。但是,现传《孔子家语》已非《汉书·艺文志》言及的二十七卷本,而是十卷四十四篇本。因此,《孔子家语·五帝德》是否阐述孔子思想,抑或后学假托,尚是一个疑问。无独有偶,楚简《缁衣》引孔子对禹的阐述: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岂必尽仁。《诗》云:“成王作孚,下土之式。”《吕刑》云:“一人有庆,万民赖之。”今本《缁衣》又作: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孔子赞禹仁,与《五帝德》颂禹“其仁可亲”意近。关于舜的孝行、“承受大命”之论断,《中庸》引孔子之言:“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故大德者必得其位,……故大德者必受命。”可以说,后者继承了前者并进一步发展。另外,《五帝德》中帝喾“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论语·雍也》里相似论调被移用于尧、舜: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五帝德》以帝尧“其仁如天”。《论语·泰伯》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行文与句意似有相通之处。作为孔门后学,子思整理祖先对六帝的评论,进而系统性地提出“六帝”说,并在《唐虞之道》中暗示其称引“六帝”的共同特征与标准。据此不妨作进一步大胆假设,即《子思子》佚文中很可能就有一篇专门论述“六帝”。综上所述,有理由相信孔子阐述的六帝德行很可能是子思“六帝”说共性的本源。尽管《孔子家语·五帝德》流传过程中行文可能有过删改,是否完全出自孔子已不可考。但可肯定其基本内容大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倾向。子思在此基础上归纳、综合六帝共同特征,并系统性地以爱亲、尊贤、仁、禅让、义等作为指称六帝的标准。仲尼主张“述而不作”B29口耳相传,直至战国后期成文。《五帝德》述“六帝”而纪之以五数,当受战国后期“五帝”说及盛行纪数以五的影响。三、“六帝”说向“五帝”说的转变最后,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子思的古帝说以六纪数。在郭店楚简中,另一篇多次涉及以六纪数的简文《六德》提出“六位”、“六职”、“六德”。B30认为其B31讨,不敢妄断。但《六德》与备“六帝”说的《唐虞之道》俱出一墓,似乎在纪数上昭示着某种一致性。另外,先秦典籍(尤以成书于战国中期前为甚)以六纪数较为流行。如“六师”、B32“六极”、B33“六府”、B34“六气”、B35“六言”、B36“六蔽”、B37“六正”、B38“六志”、B39“六物”、B40“六畜”、B41“六事”、B42“六卿”B43着战国后期五行说及五德终始说的盛行,以五纪数逐渐占据上风。“六帝”说随即被“五帝”说取代。这同时也说明先秦“六帝”说仅此一见的原因: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唐虞之道》,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