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规另解》考试复习范围20题第1课3、本论分为哪几部分内容?请大致叙述一下。(P16)这部论典总共有七个问题来阐述: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汉族人,对孝的重视程度很高。所谓“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一个孩子孝顺与否,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第二讲“悌”,就是友爱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为子女理应顶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边加“弟”,是说哥哥心中要有弟弟,这是象形字的一种表示。所以,悌就是要关爱兄弟姐妹。第三讲“谨”,指所作所为小心翼翼、认真对待,这也是佛教讲的用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为、敷衍了事,而应该认真谨慎。第四是“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乃至起心动念都不虚伪狡诈,老老实实地去行持。第五是“泛爱众”,这是一种广泛的爱,对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类,皆以慈悲心一视同仁。类似于佛教中的以慈悲心关爱一切众生。第六是“亲仁”。亲,是亲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识。也就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好老师。第七是“有余力,则学文”。除了上述六层内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时间、精力,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利于身心的知识。可见,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这个基础后,才要求学习文化知识。所谓“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即先有了六种“德”以后,再去具备“才”。附参考,《弟子规》第1课,P13《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这部论典最初叫《训蒙文》,后经贾有仁先生修订,改名为《弟子规》,一直流传至今,对人类文明起了很大作用。所谓“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均可称为弟子,我们佛教徒是三宝弟子、上师的弟子,非佛教徒则是老师的弟子,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永远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就叫做“规”。因此,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弟子,就应当学习这部论典。第3课11、孝养父母有哪四种方法?请详细解释。你做到了几点?(P49)孝养父母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而言则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一、养父母之身:想尽办法照顾父母身体。父母生病了,要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2也好,应该多关心他的健康。二、养父母之心:平时要随顺父母,经常给予安慰,多跟他说说话,去了远方时,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给施主常打电话,为什么不能跟父母联系?父母时时刻刻挂念着你,那种关心和担忧,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要养父母之心,就应尽量随顺他的想法。三、养父母之志:子女的行为,不要让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业增上、行为如法,父母也会觉得面上有光。如《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有些道友刚出家时,父母觉得极没面子,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后来孩子成了法师,钱多多有了,众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来了:“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女儿!”自己也跟在后面,不像开始那样天天反对了。相反,假如孩子不争气,父母在众人面前就会羞愧难当。四、养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关心父母,还要长养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此时,我们应给他讲一些佛法的道理,让他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即使他不愿学佛,也应从精神上给予安慰。附参考,《弟子规》第4课,P71实际上,要想孝敬父母,以佛法来利益他是最好的。莲池大师说过,孝有三种:孝、大孝、大孝之大孝。一、“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意思是说,做子女的为父母做事情,奉养饮食、衣物等各种资具,这是一般的孝顺。二、“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不违背世出世间的种种规则,好好做人,使父母获得快乐,这是大孝。我们出家行道,虽不能对父母承欢膝下,但也不像一些不肖之子,天天打架闹事,令父母担心。即使自己十年不回去,父母也会认为:“他肯定在寂静地方精进修行,只要他没有死、没有病,不管在哪里,我都非常放心。”所以,出家人虽不能天天守着父母,但我们立身行道、不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大孝。三、“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劝导父母一心念佛,若能往生净土,则是大孝中的大孝。所以,出家人不必担心无法对父母尽孝。附参考,《弟子规》第4课,P79不管在汉地,还是藏地、印度,都强调以三年追思父母尊长。这是什么原因呢?以前孔子的弟子也问:父母逝世要守丧三年,时间会不会太长了?孔子答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而且子女生下来之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内,都是在父母怀抱中长大。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你,为你的吃饭、穿衣特别操劳,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为了纪念这一点,父母死后守丧三年并不为过。《孟子》亦云:“三年之丧,齐疏之服。”意即守丧要守三年,丧事期间要穿素服。这是中国的古代传统。第5课19、我们应当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该如何落实这一精神?(P87-88,90)我们应该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颂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3颂词意义解释:“兄道友”:兄,是兄长,泛指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应友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负、打骂他们,甚至抢夺他们玩具以上的东西。“弟道恭”:弟弟妹妹则要恭敬哥哥姐姐,对他们要有礼貌,不能经常吵架、打架。长幼之间要互相友爱、和睦相处。“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如何落实这一精神:社会现实:我们这个时代,独生子女居多,下无弟弟妹妹,上无哥哥姐姐,父母当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觉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没人敢惹、没人敢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于没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顺了,父母就会很可怜。古代时一家会有好几个孩子,一个若不孝顺,其他孩子里还有孝顺的,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应该怎样做:孩童时代建立友爱观念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弟妹,那他长大之后,跟同学、同事、道友相处时,也会帮助并尊重别人。(具体应该怎样做没有找到除以上内容外明确的答案,如下为根据法本内容发挥的,抛砖引玉)在孩子童年时代,帮助孩子建立友爱观念,有以下途径可参考:1、家长要以身作则,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在有孩子长辈即自己兄弟姐妹的场合,要教导孩子尊敬长辈,有礼貌。孩子虽小,辨识能力很强,会根据大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只是听大人的语言教导,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自己兄弟姐妹的是非长短,斤斤计较。2、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古代、当代关于友爱观念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友爱,怎样做是友爱,比如,唐代副宰相李绩在姐姐生病时亲自为姐姐烧火煮粥的故事,当代新加坡许哲女士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怜人都尽量帮助护持的故事。3、如果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以日常实际教学中采取的行动给孩子传递“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的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比如不应只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对于与同学相处融洽,彼此友爱的学生、积极帮助同学的学生等都予以宣导和鼓励,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4、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做出友爱的行为时,即使微小也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和认可,逐渐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尤其是如果孩子在遇到个人利益与友爱观念冲突时,家长要能够耐受自家孩子可能暂时吃点亏,确实会比较心疼,但也要以比较善巧的方式教育开导孩子,及时修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让孩子自己形成团结友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将外在的教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一生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总之,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反观自己,改善自己日常的行为,以积极正面的行动影响孩子,在生活中,将古圣先贤的训诫和《小学生手册》和《中学生手册》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字眼,都要告诉孩子具体从哪里开始做,怎样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做到了,教给孩子理念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形象的榜样,便于学习。422、请引用教证说明,儒教对杀生怎么看待?这与佛教有何不同?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P100,P90,101)儒教不以吃鱼、杀生为恶,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求鲤,就是供养父母鲤鱼;儒教提倡“以时杀焉”,《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儒家认为遵循时令则可以杀生,这一点跟佛教有很大的差别。这与佛教有何不同:所谓大乘教义,其究竟宗旨就是要以无私的心,关爱天下一切生命。(P90)附参考,《生死救度》之《再谈放生》,P60这个世间上,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若为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杀生,则是最残忍的事情。莲池大师也说:“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儒教主要是维护人类的生命,范围并未扩展至一切众生。大家要清楚佛教慈悲观的广大性和殊胜性,在此基础上,应对所有众生平等相待、平等维护,这样到了一定时候,哪怕看见一个小含生受到生命威胁,自己也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它、救护它。附参考,《生死救度》之《最可贵的是什么》,P8对我来说,自己的生命才是最可贵的,如果在我遭到生命危险时,我愿舍弃自己的一切财产来换取生命的延续,其实每个众生都会象我一样如是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吾等大师——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曾在《龙王请问经》中这样劝告我们: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为了自他的生存而去杀害众生!因为每个众生都珍视自己的生命。所以,有智慧的朋友们,应该为了自他的利益而不要损害任何一个众生的生命。佛陀又在《布施波罗蜜多经》中劝诫道:“生命是最可贵的,甚至连蝼蚁以上的动物都喜爱自己的生命,不愿被杀、被教杀和被随喜杀,故我也是不愿被杀、被教杀和被随喜杀。”我们应当了知:成佛之根本是菩提心,而菩提心是从饶益有情而生的。附参考,《生死救度》之《劝友放生书》,P14放生在世间可增福增寿、消除疾病违缘,在出世方面,则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生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莲宗九祖蕅益大师也说:“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过于放生。”放生的功德千经共指,万论同证。一切有为善法中,功德最大、最易行之法莫过于放生。我们不幸生于末法时代,自己善根浅、烦恼重,在修习其它法门时,困难重重、魔障纷纷。而以放生之法去积资忏罪,辅助自己念佛求生净土,如果能尽心尽力于此,则如憨山大师所言:“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轻,……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中说:“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王天,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极乐国土,其功德实无涯矣。”自己的理解:其实,造罪业来孝顺父母,在佛教中本身就是不孝。他们把“终生慕父母”认为“则大孝也”,我们也承认;但若说“杀生供父母,则大孝也”,我们则不许也。儒教在世间法方面有很好的传统,这一点我们非常认可,但除此之外,他们对来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在有些话、有些事上造下很多罪业,这从有些文章中也看得出来。第7课27、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概括为哪五种?若不懂这些理念,会导致什么样的5后果?(P122-124)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个层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人伦,涵摄了人类所有关系的准则。一、父子有亲: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亲情。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彼此之间才能和谐。二、君臣有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要有道义。领导者不能压迫被领导者,应以爱心和仁慈来对待他们;被领导者也不能故意欺骗领导者,而要诚实、忠厚,对份内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三、夫妇有别:丈夫和妻子之间要分工。在古代,丈夫主外,负责家庭的经济来源;妻子主内,负责家务及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以前藏地的传统也是如此,现在个别行为虽有些颠倒,但基本上仍能保持这样的分工。四、长幼有序:长幼之间要有次序。哥哥姐姐对幼者应慈爱、关心;幼者对哥哥姐姐要恭敬、听从,这样才能和合。五、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要互相信任,也要有信义,不能欺骗对方。不懂这些理念导致的后果:要懂得这些理念,必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