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三、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序),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_》、《_书_》、《_礼_》、《_乐_》、《_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C)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B)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C)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D)A.孝B.礼C.忠D.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B)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7、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D)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D)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C)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A)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D)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C)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三、判断题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4、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四、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4、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5、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6、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7、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8、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二、单项选择题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B)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B)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B)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三、判断题1、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2、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四、名词解释题1、三大文教政策: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②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魏文帝时制定(“五经课试法”),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2、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3、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开儒学馆,翌年又设立(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4.(《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二、单项选择题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A)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A)A.颜之推B.颜渊C.颜元D.颜真卿三、判断题1、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四、名词解释题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太宗诏令(颜师古、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五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2、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3、唐代把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开创的。7、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二、单项选择题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C)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2、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C)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3、“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C)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三、判断题1、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四、名词解释题1、六学一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