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作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述庄子关于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庄子提出了“虚静”“物化”和“得意忘形”的艺术创作理论。一、“虚静”即无欲、无智、内心摆脱一切利害关系,进入一种空明宁静的状态。“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庄子认为,“虚静”能疏导心灵,洗涤精神,去除智巧,使内心保持空明、宁静。而“虚静”的方式有两种:“心斋”和“坐忘”。“心斋”是指心志专一,虚拟待物。“坐忘”指摆脱了过分的欲望和巧智,使内心和自然道通为一。“心斋”和“坐忘”是“虚静”的修养功夫,老庄把“虚静”看作是认识万物和把握自然的根本。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排除一切主观和客观杂念对自己的干扰,才能深入领会创造对象的内在形态、特点和内在规律,使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融二为一。达到“虚静”,必须排除浮噪和嗜欲,达到“虚静”必须“以天合天”,抛弃聪明智慧。只有达到了“虚静”,才能创作出与自然同化的技艺产品来,这与艺术是完全一致的。二。、“物化”是指消除自我和客观的界限,达到物我合一,不分彼此的境界。“物化”在技艺创造中的特点和重要性,庄子在《达生》篇中说得很清楚,要做到“指与物化”,首先要“心与物化”。要做到“忘适之适”,也即是“以天合天”。“物化”是庄子艺术创作作品的要害所在,强调了主体精神境界的修养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最大的创造功能,并且与客观存在和内在规律相吻合。这对中国艺术创作理论做了重大贡献。“物化”与“虚静”的艺术创作理论的影响对后世是极其深远的。三、“得意忘言”即庄子据说的“言”虽不能尽意,但“言”可以得意。“得意忘言”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庄子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言不尽意”,只能辅助人“得意”。庄子的“言不尽意”意在说明语言文的可贵之处在于达意,但语言文字不能充分表达意义。事物的精深微妙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得意忘言”正是庄子企图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片、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人们对生活中经验过的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回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文字,要沿着它比喻、象征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补充它、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己经表达出的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因此,“得意忘言”这一创作理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亦是非常重要的。试述严羽兴趣说的内涵严羽把“兴趣”作为“诗之法有五”之一提出;又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兴”指“诗兴”,即作家在和外物接触中所引起的情思和创作冲动,即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之“兴”。“趣”则指诗歌的韵味,与钟嵘诗品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相通。“兴趣”则是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即事名篇,兴会神到,诉诸艺术直觉,不假名理思考,表现上则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镂。这是针对宋诗中以抽象说理为诗、以堆垛典故为诗而发,无疑具有积极的补偏救失的意义。对一部分抒情短制来说,这样的要求也完全是合理的。诗自然应该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但一时兴会神到,不假名理思考的诗,固然可以成为名篇,也未必篇篇都是佳构,同样,思出沈郁,有为而作之诗,也未必都不是好诗。针对诗歌创作的无病呻吟,堆垛陈腐,提倡兴趣,是无可非议的。却不能作为诗歌创作的普遍原则。直抒胸臆、叙事流畅、议论慷慨之作,在李白、杜甫以至唐诗中,都不乏这样的名篇。所以“盛唐诗人惟在兴趣”之说,其概括具有片面性。这一原则后来为“神韵派”的王士禛所继承,用以反对明代七子的拟古主义,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片面强调兴会神到,“伫兴而作”,以至“色相俱空”(《带经堂诗话·分甘余话》)等,更加发展了“兴趣说”的片面性,成为排斥艺术思想性的口实。试述陆机《文赋》关于文学构思的理论)陆机认为文章构思,首先要排除一切干扰,使思想高度集中。“其始也,皆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有视而无见、听而不闻、心不外用,在思想高度集中的前提下,进入构思过程。整个构思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意”如何体现“物”的问题,即是创作中构思问题;第二阶段是“文”如何表达“意”的问题,即创作中语言表达的问题。“恒患意不称物,言不逮意”便是指写作过程中“物”、“意”、“文”的关系。陆机这里所说的“意”是指构思中的意,“物”指人思维的对象4。陆机主张质文并茂,追求“物、意、文”的有机统一;主张“尚巧”、“贵妍”,“相宣”,力求实现“文辞逮意”5。第一阶段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并围绕着文章的主题,而作者对某一方面的感受便限定了文章主题的范围,文章的构思也就在主体范围内驰骋想象。广泛搜求表现主题的素材,经过深入的想象构思,事物的情理由朦胧到鲜明,事物的形象也清晰地纷纷呈现,因此作者对主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于是构思进入“文”如何表达“意”的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如何用文辞表达文章主题的问题。搜集足以表情达意的文辞,广采诸家文作的精粹,吸取古代经典中的佳句,从广阔的生活中汲取养料铸造新词2。陆机从创作的构思角度和写作两个角度对“意、物、文”三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来解决创作中的“意称物”,“文逮意”6。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