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名】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作者】刘勇主编【出版社】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2345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及人文精神1917——1949这段30年时间,两端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显示出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化的深深“断裂”,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猛烈“碰撞”;同时又是一个崭新的发展创造的历史过程。一.历史发展过程:三个十年1917-1927: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胡、陈二人的文章作为理论先导,对文学革命的兴起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随后,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共同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把文学革命运动迅猛推向新的高潮。与此同时,以鲁迅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创作,以崭新的实绩,显示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1928-1937:通常也称“左联”时期的文学,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1928年前后,为适应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并得到了广大进步作家的积极响应。30年代初成立的“左联”等左翼文学团体,把这一运动推向高潮,使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现象与实际内容。包括茅盾等人在内,还有蒋光慈、洪深、田汉、臧克家、丁玲、张天翼、叶紫、洪灵菲以及“左联”五烈土、“东北作家群”、中国诗歌会等作家和群体的创作,都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题材扩大了,很多作家注重反映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军事、经济、文化侵略的罪恶,批判半殖民地半封建都市社会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主题深化了,革命者的形象和底层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形象塑造,受到了普遍的重视。1938——1949:通常称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战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时期又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抗战初期的文学,广大作家纷纷走出书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宣传一致抗日和爱国主义思想。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中心主题,出现了大量通俗明快、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如街头诗、独幕剧等,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集体创作。以艾青为代表的新诗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后一阶段文学分为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大区域。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中国化,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探讨了文艺大众化等一系列“五四”以来重要的文艺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阶段。由此引发了新文学前所未有的新主题、新题材、新形式,涌现了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典型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和作品,显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重要成就。在国统区,作家的创作主要围绕反压迫、争民主的民主革命运动展开,出现了大量具有讽刺性、揭露性的作品,如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陈白尘的《岁寒图》和《升官图》,钱锤书的《围城》,等等,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体裁,全面而深刻地暴露和批判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中国现代文学的30年,也是在激烈的文艺思想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从20世纪20年代的“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鸳鸯蝴蝶派”、“现代评论派”等,到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以及“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直至40年代的“战国策派”等,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伴随着各种思潮的反复较量,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也是一部文艺思想斗争的历史。6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彩风貌与多重风格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日记》和后来结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诸篇小说,还有叶绍钧的“教育小说”,冰心、许地山等的“问题小说”,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王鲁彦等的“乡土小说”,张资平、叶灵凤等的情爱小说,沈从文、废名等代表的“京派”小说,穆时英、施蛰存等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萧军、萧红等“东北作家群”的“黑土地小说”,李动人的“大河小说”,丁玲、周立波代表的解放区土改小说,以及张恨水代表的现代通俗小说,等等,诗歌方面,“五四”初期即出现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等众多的白话新诗人,他们以白话新诗动摇了千百年来旧体格律诗的正宗地位,尤其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以其思想和艺术的特有气势,彻底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此外,湖畔诗社,沉钟社的诗歌,李金发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歌,闻一多、徐志摩代表的新月派诗歌,戴望舒、卞之琳代表的现代派诗歌,殷夫及中国诗歌会的“红色鼓动诗”,田间代表的“街头诗”,胡风等人的“七月”诗派和穆旦、郑敏代表的“九叶”派诗歌,等等,从诗歌的外在形式到审美内蕴,都猛烈地冲击了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显示了现代白话新诗鲜活的生命力。散文方面,“五四”时期甚至超过了小说和诗歌,它体现在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或称为随感录)和以周作人、俞平伯等为代表的小品散文(即“美文”)创作中。“杂文”与“小品文”构成了中国现代散文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品种,共同推动了现代散文观念的形成及现代散文意识的成熟。报告文学,瞿秋白的游记通讯《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抗战前后,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梅益等主编的《上海一日》,解放区编辑的《五月的延安》、《冀中一日》等大型报告文学集,更是以其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而在战争的年代里备受青睐,风靡一时。话剧方面,“五四”前后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创作的白话剧本,在中国首先尝试了话剧这一西洋文学样式。到了30年代,曹禺及其“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问世,标志着现代话剧的深入发展与成熟,成为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此外,夏衍富于生活化的《上海屋檐下》,田汉富于浪漫气质的《名优之死》,郭沫若“诗剧合一”的历史剧《屈原》,以及陈白尘机智俏皮、深刻犀利的讽刺喜剧《升官图》等,都以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溢着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文学社团,1921年以后,随着新文学理论和创作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涌现出众多的新文学社团,其中重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社,以及未名社、莽原社、南国社、浅草社和沉钟社等。而且,文学研究会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创造社鼓吹重艺术的浪漫主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大风格流派,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思想深度和艺术广度层面看: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用文学探讨国民性,启蒙大众,呼唤国民的觉醒,关注社会的变化,拯救民族的命运,其执著的程度及达到的思想深度是现代文学根本价值的重要体现。老舍、萧红、钱锺书、巴金、茅盾、郭沫若等都力图通过作品参与国民性的改造,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寻,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特质。对人性问题的关注纳入视野。鲁迅、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等的创作鲜明地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沈从文把完美的人性、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在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里吟唱着一曲曲人性的赞歌与挽歌,在他所建造的“希腊小庙”里,将“人性”虔7诚地供奉其中。张爱玲的小说名篇《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则清醒地透视了现代都市文明中的人性变异。在梦魇般的缥缈氛围中,曹七巧、白流苏、葛薇龙等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纷纷出场,昭示着欲望的疯狂、生命的无常、人性的丑恶,揭露着金钱对人性构成的巨大的摧残、人性在金钱的腐蚀下深刻异化。同样,钱锺书笔下的“围城”情结,表达的不仅仅是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烽火中的特定心态,也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现代人生躁动不安的普遍心情,更重要的是,“围城”情结提示了整个人性的一种弱点,即“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最终却又发现“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这种人生的失落感与荒原意识是超越民族的,不分国界的。现代文学题材广泛,涉及政治问题、国民性问题、农民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妇女解放问题、儿童教育问题、土地改革问题,等等,作家们对时代风貌、社会人生、民俗风情的细致描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现代社会及不同聚光镜下的种种人生图景。在艺术审美上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气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诸文体中,现代诗歌是与古代诗歌断裂最大的一种。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品格注重创新,懂得继承。鲁迅的小说形式最为典型,比如《狂人日记》等。周作人的“美文”;萧红的小说形式。注重立本,渴求开放。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巴金、老舍、曹禺、戴望舒、钱钟书、田汉等人的创作,深层次地体现出这种立足现实、立足本土,汲取融汇外在因子的精神气质。责任担当,向往自由。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一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双重历史精神特质。小说篇:深沉而雄厚的人性画廊一.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和意义首先,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与传统旧文学的深深“断裂”和与外国文学的猛烈“碰撞”中诞生的。鲁迅在谈及自己“怎样做起小说来”时说过:“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这绝不是自谦,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一代文化巨子广博敏锐的胸襟与现代性的知识结构。的确,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既有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作品的启示和影响,又有来自不同侧面的生活原型,还有作者早年学医的专业知识,当然其中更有作者所背负的沉重的历史重压以及力图超越这种重压的现代人的炽热理想。其次,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纷呈。短篇小说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鲁迅和郁达夫,长篇小说有茅盾、巴金、老舍诸位大家,为人生写实派的小说代表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乡土小说的代表沈从文、王鲁彦等,幽默讽刺的小说作家沙汀、张天翼、钱锤书,风采多姿的女作家冰心、萧红、丁玲、张爱玲,现代主义新感觉派的小说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七月派的小说作家路翎、丘东平,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劫人,各具特点的左翼小说家蒋光慈,柔石、叶紫,解放区民族化小说的代表赵树理、孙犁。再次,中国现代小说的意义还不仅限于其自身的价值,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鲁迅的开创意识、沈从文创作、七月派诗歌、解放区文学创作等等,无不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持续深刻的影响。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思想特征81917——1927,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叫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文学历史的角度又叫“五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摧毁封建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因此,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普遍突出的思想主题。1927——1937,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是左翼文学思潮兴盛的时期。由于社会形态的复杂多变,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明显趋于多重性。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幻灭、动摇与追求,是这个时期小说创作更为普遍的思想主题。茅盾的《蚀》三部曲、柔石的《二月》、叶圣陶的《倪焕之》等都是具体的印证。值得注重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小说的社会生活视野明显开阔了。茅盾的《子夜》、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骆驼样子》、沈从文的《边城》、李动人的《死水微澜》以及东北作家群中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等作品,都力图以一种全景性、多侧面的视角来揭示社会发展的某种必然趋势,或是表明一种执著的人生信念,展示一种独特的人生图景。中国现代小说的这种复调主题,表明它在思想蕴涵上正走向成熟。1937——1949,它包含了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被定位为解放区、国统区及沦陷区文学。在解放区,由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导,反映劳动民众的斗争生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成为小说创作的核心主题。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周立波的《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