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思考题2013年12月1.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就是丧失了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1)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3)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4)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首先,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妄图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其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当然,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列强对华投资的增加,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走向消亡。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出现后,从根本上不断瓦解着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代表了中国半封建化的必然走向,是历史的进步。(5)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应该怎样看待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从社会性质(社会形态)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严重冲击,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主权上看,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丧失了一定的主权;从社会的主要矛盾看,鸦片战争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社会的主要还有中国人民与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矛盾,且阶级矛盾逐渐下降,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首先是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在一定程度上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例如: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形成,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产生等)。一分为二加以看待,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但是灾难和破坏是主要方面。3.试辨析“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这一说法。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利]:首先,应当承认鸦片战争的爆发1.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迫使中国向世界开放;2.刺激了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传播;3.为中国带来新的经济因素,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弊]:但是,更大程度上,鸦片战争1.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2.南京条约中高额的战争赔款使大量白银外流3.南京条约的签定,严重损害了民族尊严4.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生活困苦,民不聊生5.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4.简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1.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六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⑥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两大历史任务: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关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5.简析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6.简述近代中国各派力量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几种方式及其结局。这些探索为什么未能获得成功?(1)农民阶级探索方式是旧式农民战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斗争方式是兴办洋务事业,发起了洋务运动。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现代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支配后者)。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方式是政治改良,发动了戊戌变法。(2)这些早期探索都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书P42),从思想理论上看,利用宗教信念发动群众。从政治纲领上来看,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科学的纲领。从领导人的实际行动看,经不起胜利的考验。军事上看,失误有二:其一、采用流寇作战,其二、采取保守战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一是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发展下来的。二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依赖外国想要“自强”、“求富”无异于与虎谋皮。三是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管理上基本是封建衙门式的,军工厂完全由官府控制,质量效益低下(详见书P49)。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大(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以及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二是主观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幻想西方列强能够帮助自己变法维新;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7.康有为、梁启超和“戊戌六君子”为什么弃“学而优则仕”之路,而选择充满荆棘的变法改制之路?戊戌变法的失败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维新志士所以放弃“学而优则仕”之路、逆世俗观念而动,主要是时代潮流的推动所使然。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向半独立半封建社会转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分别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但都没能取得成功。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形成,并产生了早期维新派和早期维新思潮。甲午战后,维新思潮有了新的发展,它从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宣传维新变法的实际运动。作为时代之栋梁,康有为、梁启超和“戊戌六君子”自然不会置身于时代大潮之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精英们,大胆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要求仿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并以政治变革推动经济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康有为的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以及《应诏统筹全局折》,都充溢着政治变革的智慧和理念。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也是宣传制度变革的重要著述,反映了变法志士“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雄心和志向,在当时的知识界掀起轩然大波。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的教育思想和爱国热情,熏陶了包括梁启超在内的弟子们,使其跳出八股科举的藩篱,养成关心时弊、独立思考的优良学风,并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维新志士所以选择充满荆棘的改制之路和“舍生取义”的不归路,还源于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1895年,清政府统治下的泱泱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弹丸小国日本,并被迫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之后,帝国主义更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的瓜分和势力浸透,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又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促使有识之士去探讨救国救民之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狂涛恶浪挺身而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试图以制度变革拯救中国,因而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继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后的又一场救国运动。这场运动将变法与救亡直接联系起来,其关系精辟地体现于康有为在批驳顽固派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时说下的一段话:“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1]戊戌变法不仅仅包括政治变革,还包括经济、文化和军事变革。因此,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旧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后来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高峰——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戊戌变法是有史以来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挑战。如果说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层面,其主要特点是变法与救亡相联系,那么在“思想启蒙运动”层面,其主要特点是:将制度变革与文化变革紧密联系。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的精神是不朽的。尤其是,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起”的呐喊,既激励着从事制度变革的后人,也部分地道出了维新志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