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加工学》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药材加工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总学时:实验(实训)学时:0课程类别:课程类型:开课单位:药学系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一、一般情况《中药材加工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业课,与《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中草药的科学栽培、实施GAP和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的能力。教学过程主要为课堂理论讲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材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中药材的采收、产地加工、贮藏保管、包装,根及根茎、叶类、皮类、花类等各类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运用标本、录象、图表等教具和声象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总学时数,课堂讲授学时。本课程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材加工学》(龙全江主编)。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讲述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中药材加工的关系;该学科经验和文献整理、理论与方法、中药材质量标准等主要研究内容。2.简介该学科的文献学、化学、多学科综合等研究方法。3.重点讲解各历史时期中药材加工发展的概况与展望。[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材加工与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概念及该学科的主要任务。2.熟悉中药材加工的起源、发展概况和中药材加工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了解中药材加工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中药材加工与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概念及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各历史时期中药材加工发展的概况与展望。[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概念及该学科的主要任务等知识的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通过应用中药材加工与中药材加工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章中药材加工的传统理论及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教学内容]1.讲述加工对中药材主要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及无机成分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一般性的规律。2.简介中药材加工的“地道药材”说、“采收季节”说、“贮藏保管”说等传统理论。3.重点讲解采收季节与时间、产地加工对中药材外观及内在质量的影响。[教学要求]1.掌握加工对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2.熟悉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3.了解中药材加工的传统理论。[重点难点]采收季节与时间、产地加工对中药材外观及内在质量的影响。加工对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加工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影响的基本知识的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对加工如何影响中药材化学成分,采收季节与时间、产地加工如何影响中药材外观及内在质量的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第三章中药材的采收[教学内容]1.讲述植物不同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动物的生长特性,从而阐述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材的传统采收原则。2.简介中药材采收中应注意的事项。3.重点讲解依据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峰及总量最大值选择药材适宜采收期等的现代采收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材采收的原则与方法。2.熟悉中药材采收的目的。3.了解中药材采收中应注意的事项。[重点难点]依据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峰及总量最大值选择药材适宜采收期等的现代采收原则。中药材采收的原则与方法。[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根据药材现代采收原则选择适宜采收期基本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对中药材采收的原则与方法等具体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章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教学内容]1.讲述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中药材净制的方法和一般要求;中药材产地切制的方法;中药材的蒸、煮、烫、发汗、揉搓等其他加工方法;影响中药材干燥的因素;中药材自然干燥常用的方法。2.简介产地切制的片型、规格及选择原则;中药材的自然发酵、煎汁浓缩、石灰拌等其他工方法;中药材的现代干燥技术及设备。3.重点讲解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一般原则;中药材干燥的机理。[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一般原则,药材干燥的机理。2.熟悉中药材净制的方法和一般要求;中药材产地切制的方法;中药材的蒸、煮、烫、发汗、揉搓等其他加工方法;中药材干燥的机理;影响中药材干燥的因素;中药材自然干燥常用的方法。3.了解产地切制的片型、规格及选择原则;中药材的自然发酵、煎汁浓缩、石灰拌等其他加工方法;中药材的现代干燥技术及设备。[重点难点]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一般原则;中药材干燥的机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一般原则。[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中药材产地加工及干燥的基本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对中药材干燥的机理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五章中药材的包装[教学内容]1.讲述中药材包装材料与方法。2.简介中药材包装的目的。3.重点讲解中药材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材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2.熟悉中药材包装材料与方法。3.了解中药材包装的目的。[重点难点]中药材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包装材料基本知识理解的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如何选择材包装材料的能力。第六章中药材的贮藏保管[教学内容]1.讲述中药材变质的自然因素。2.简介贮藏保管新技术。3.重点讲解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预防中药材变质的传统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材变质的自然因素;2.熟悉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及贮藏保管常用的方法。3.了解贮藏保管新技术。[重点难点]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预防中药材变质的传统方法。中药材变质的自然因素。[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的技能,初步培养同学们如何预防中药材变质等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各论[教学内容]人参、西洋参、三七、附子、地黄、麦冬、黄连、川贝母、麻黄、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红花等常用药材的加工特点、商品规格、包装、贮藏及现代研究概况。[教学要求]掌握人参、西洋参、三七、附子、地黄、麦冬、黄连、川贝母、麻黄、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红花等常用药材的加工特点、商品规格、包装、贮藏。三、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数授课方式备注1第一章绪论讲授2第二章中药材加工的传统理论及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讲授3第三章中药材的采收讲授4第四章中药材的产地加工讲授5第五章中药材的包装讲授6第六章中药材的贮藏保管讲授7第七~十七章各论讲授合计////四、考核评价【考核方法】考试【成绩构成】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实验+平时)30%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中药材加工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龙全江主编2.教学参考书:《中药炮制学》(供中药类专业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龚千锋主编。《中药材》杂志。3.数字化教学资源:自制PPT六、说明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