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课程的设计和组织了解课程设计的概念掌握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了解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掌握课程及其课程评价类型校本课程的含义及其开发本章学习要求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第三节课程的类型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第五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的设计和组织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课程设计的概念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步骤1.2.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它由“课程编制”(Curriculummaking)、“课程建设”(Curriculumbuilding;CurriculumConstruction)等词发展而来。1.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这种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它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步骤2.2.1目标模式(theobjectivesmodel)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步骤2.博比特模型泰勒模型(泰勒原理)组织经验选择经验确定目标评价教育计划组织教育经验选择教育经验确定教育目标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2.1目标模式(theobjectivesmodel)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这种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以彼得斯的知识论为基础。它认为,知识及教育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加以证明,因而艺术和知识形式是课程设置的基本部分,其合理性能够被内在地加以证明。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和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过程原则”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如提出教师应遵循的五项原则。2.2过程模式(Aprocessmodel)第一节课程设计及其模式课程设计的模式和步骤2.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目标课程的文本构成1.2.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课程目标1.1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课程目标1.2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课程目标的特征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3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课程目标筛选法参照法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课程的文本构成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2.课程的文本构成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2.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的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开发的主要依据。2.课程的文本构成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2.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2.课程的文本构成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2.3教材狭义上的教材又称课本或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构成。其中,课文是其主体部分。教材的编排教材的作用2.课程的文本构成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第三节课程的类型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2.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3.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的功能•选修课程是一种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性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第三节课程的类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2.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科学中选取一定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它既是与学科课程相对立与对应的一种课程,也是超越和整合学科课程的一种独特课程。这种课程将在整合课程类型中加以详细分析介绍。第三节课程的类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3.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分科课程也就是学科课程,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整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第三节课程的类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3.1整合课程的基本形式2.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3.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1.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4.文化的整合5.儿童与文化的整合第三节课程的类型3.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3.1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教育,到了18世纪卢梭在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中首先描绘了“活动”这种培养自由和谐发展的“自然人”的课程。到19世纪末,杜威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活动或经验课程”。第三节课程的类型3.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3.1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含义的争议●活动课程的实质●活动课程的特性第三节课程的类型3.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4.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蔽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第三节课程的类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4.1教师与隐蔽课程(1)拓宽课程范围(2)适应个别需要(3)发挥创新意识参阅: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第三节课程的类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4.2隐蔽课程类型●物质性隐蔽课程●制度性隐蔽课程●心理性隐蔽课程第三节课程的类型4.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1.课程实施2.课程评价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关注和研究课程实施的原因:A.除非直接分析和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否则就不知道实际发生的情况;B.研究课程实施过程有助于了解为什么有的课程计划会成功而有的会失败;C.不考察实施过程,就难以解释学生学习的结果。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2.课程评价(1)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4)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档案袋评价法: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之一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之一,档案袋是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或提交,是由被展示作品的作者与档案袋提交的对象,即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作业的样本●自我小结●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活动成果:研究报告、贺卡、自编故事、摄影作品等他人评价结论、自我评价结果。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第五节校本课程的开发1.校本课程的涵义2.校本课程的开发3.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保障5编课程原理第十八章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课程设计及模式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文本构成课程的类型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返回退出1.校本课程的涵义1.1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是以校为本开发设计的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