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织就长江黄金经济带擎起绿色发展新未来近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就是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文化系于根脉,历史照亮现实,长江流域的繁荣昌盛筑牢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坚实根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沿江人民祖祖辈辈依水而居、繁衍生息,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谱写了光辉璀璨的乐章。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长江全流域生态修复。要尊重自然规律及河流演变规律,协调处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流支流等关系,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思路要明确。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韧性好、潜力足、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要加强规划引导,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既要有“快思维”、也要有“慢思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推动沿江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要有力。必须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增强系统思维,创新体制机制,通过规划引领,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项资源要素,更好发挥上中下游地区“统”的功能,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战略引领未来,实施决定成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省市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让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2.打造健康中国,医改须啃硬骨头打造健康中国,医改是一场“重头戏”。眼下,大幕已经开启,好戏还在后头。面对这道世界性难题,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医改进入深水区,处处激流险滩,充满挑战,“摸着石头过河”越来越难。有人甚至质疑,医改能成功吗?这种论调显然过于悲观。医改如登山,跨过道路崎岖的关键区段,才有可能走到风光旖旎的山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实践证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当前,医改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必须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上有新突破。“全国人民上协和”,这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真实写照。眼下,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快速释放,2015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超过77亿,相当于人均看病超过5次。同时,我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边远地区相对匮乏,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去了城市三级医院,造成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萎缩,既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也影响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世界上任何医疗卫生制度,如果没有分级诊疗的支撑,都会不堪重负,甚至无法运转。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也是一条重要国际经验。这项制度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核心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和医生签了约,患病后就有了“靠山”,第一时间求助自己的“健康管家”,而不是“有病乱投医”,盲目扑奔大医院。随着“健康守门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医院告别“战时状态”,合理的就医秩序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有了制度安排,看病难、看病贵就有望妥善解决。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广大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只有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医务人员“有里有面”,医改才能成功。医务人员是生命的“守护神”,其培养周期长、执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应该得到合理的薪酬。如果一味要求医务人员付出,而缺乏对他们的关怀,必然使其士气受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尊重医生,就是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和辛苦付出,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医务人员有尊严,生命才有尊严。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给医务人员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必须严厉打击涉医犯罪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安全,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打造健康中国,医改是一场“重头戏”。眼下,大幕已经开启,好戏还在后头。面对这道世界性难题,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医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惟有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不畏艰险,触碰难点,医改才能乘风破浪驶向彼岸,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获得感。3.创造新供给让更多人迈向中等收入收入高低是很多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是国之大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动力源泉,也是改革目标。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群体包含了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从业人员以及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等。这部分人群,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强,这些都使得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新供给的创造者。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可以让中等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造新供给。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世界上大多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保持着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占少数、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初步估算,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比为25%,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到70%。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经济“新常态”。以往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产业甚至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经济转型升级为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契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新兴产业得到发展,能够容纳更多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提供更多的收入优渥的岗位。职位有了,这就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让低技能重复劳动者转变为高技能适应中高端供给的中高技能人才,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赚钱能力”,由此“孵化”更多的中等收入个体,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得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也是新供给的消费者。中等收入群体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出国购“马桶盖、电饭煲”现象以及规模巨大的“海淘”,都凸显了我国目前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等收入群体对产品服务品质的要求也是对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倒逼”,倒逼产品服务提供企业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品质,提升供给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要注重“增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存量”。这就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力度,避免现有中等收入群体因为疾病、就业转换、子女就学等各种原因“返贫”,同时重视知识产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让现有中等收入群体敢于去创业创新,投身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4.巩固改作风成果防止坏作风反弹中秋、国庆两节临近,随着节日气氛日益浓厚,有这样两个现象意味深长。商场里平价月饼受到青睐,社会上公款送礼明显减少,节日气氛少了奢靡之风、多了清新之气。就在同时,中央纪委对6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显示了持之以恒改作风的决心。中秋佳节,既是花好月圆的美好时节,也是观察社会风气变迁的重要窗口。几年以前,中秋、国庆期间往往是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高峰期,甚至有媒体感慨,“送礼车导致大中城市逢节必堵”。“八项规定”实施将近4年后,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传统佳节返璞归真,社会心态崇俭抑奢,政治生态得以净化。在改作风成果日益巩固的节点上,中央纪委继续发力,既彰显了深入推进改作风的决心,更说明中央强调的“长”“常”二字绝非虚言,树立起作风建设的公信力。从中秋、国庆的风气之变,可以看到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改作风正在成为全党上下的自觉,正从“要我改”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我要改”的积极态度。毋庸讳言,改作风一开始启动时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中央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将近4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单位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就在这段时间,除了中央层面的禁令,各地也纷纷主动出击,比如说最高检要求“两节期间巩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成果”,重庆市纪委“两节”期间将开展专项作风督查工作。这都说明,中央以上率下的引导力,正在激发各级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转变为改作风强劲的内生动力。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优良作风的正向效应和群聚效应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优良作风。其实,优良作风和不良作风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博弈状态,如果坏作风、潜规则大行其道,坚持好作风就会面对无形的压力、被腐败的风险。“八项规定”颁布之前,有领导干部嘴上说着要家常便饭,却仍然免不了公款吃喝,原因正在于此。将近4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干部感慨,“八项规定救了我半条命,再也不用拼命喝酒了”“公款吃喝没了,‘三高’用不着吃药也降下来了”。随着党内生活正能量日益充沛,坚持优良作风不仅让自己一身轻松,更解除了无形的环境压力。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改作风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革,而且正在沉淀为一种文化精神。中秋节盯住公款送礼,推动了财务管理改革;管住车轮上的奢华,促进了公车改革;打击会所里的歪风,有助于厘清政商关系……作风建设以小的切口,撬动了改革创新的大局。在制度化改革之上,改作风还在激发着更为持久、更为深沉、更为根本的文化力量。以前,一些干部最怕中秋和春节,说这是必须“打点”的两个节日;现在,每逢节日纪检机关必然重拳出击,已经成为一种牢固的心理预期。廉政文化一旦养成,将会为改作风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心基础。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带来了风气的变化、制度的变革与文化的革新,同时也要看到,巩固改作风成果、防止坏作风反弹,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央纪委这次公开曝光的情况来看,尽管党纪利剑高悬,仍然有少数人顶风作案,挪用公款者有之,胡吃海喝者有之,违规违纪者亦有之。这说明,难走的是后半程,作风建设仍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