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11、敬畏自然课型:新授主备:刘发勇审核:八年级备课组时间:2014年3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教学重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及ppt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解放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二、了解作者及解题:1、作者简介:严春友,生于1959年,山东莒县人,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的研究,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自毁》,与王存臻合著《宇宙全息统一论》。2、解题: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敬”——“尊敬”、“敬重”、“恭敬”。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怕”“畏惧”之意。“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过渡语: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贵州黔西二中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三、检查预习完成情况。四、新课学习:1、课文论述结构:(层层推进)一(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二(2—10段)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1层(2—4)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不过尔尔。2层(5—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3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三(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2、思考问题(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不要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2)、与作者对话:本文主要谈论什么问题?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是水滴。(3)、.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4)、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试试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5)、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这种狂妄的表现”指什么?(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表示作者评价的词是哪个?——狂妄“窃笑”的依据是什么?(人类打开的空间只不过是咫尺之间.今人也会变为古人.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6)、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你能举例说明吗?由“地心说”到“日心说”;由“万有引力”到“相对论”;由“上帝造人说”到“古猿进化说”。3、重点语段阅读: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乃至“灰尘”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其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同样灰尘虽小,内部分子结构却很复杂,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第八段:“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沉默的声音”?山之前是寂然无声的,但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沉默的星星里隐藏着宇宙诞生、发展的信息。冰冷的化石中有生物怎样进化的答案。……第十段: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我们的弟兄”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弟兄”?宇宙中除了人类之外的一切。它们也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第二课时五、品味语言: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六、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作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白掘的陷阱呢?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3、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4、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1、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2、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3、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七、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事理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引证(引用名家言论)……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2、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道理论证(事理论证):1、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2、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比喻论证(喻证)1、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篙之间罢了。2、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课文小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拓展延伸】:1、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请举例说说。2、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征服自然”的蠢事吗?3、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课后作业】:课后研讨与练习四【教学后记】:课题: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型:新授主备:刘发勇审核:八年级备课组时间:2014年3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教学难点】: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及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罗布泊,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如今的罗布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是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二、资料简介,检查预习。1、资料简介: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2、检查预习三、新课教学:(一)、默读课文,并思考:1、罗布湖过去是什么样子?(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生命绿洲)2、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3、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4、造成这种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贵州黔西二中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二)、体味作者的忧患意识:1、青海湖2、月牙泉(三)吸取的教训: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四)体会报告文学的形象性课文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课文小结】: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是痛苦而沉重的,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的痛惜与忧惧,痛斥悲剧的制造者;痛定思痛,然后对未来的开发者喊出自己心底的声音。【拓展延伸】1、假如将本文改编成课本剧,你将扮演的是湖边胡杨树的精灵,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2、罗布泊的悲剧让我们痛心疾首,青海湖和月牙泉的悲剧已经上演,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例子?请谈一下你对我们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保护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布置作业】如果你是罗布泊的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