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课堂教学内容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体育保健学》课堂教学内容汇编绪论1、什么是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是医疗保健和体育运动相结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2、体育保健学有哪些主要内容?第一篇/体育卫生:教材第1-5章。第二篇/运动医务监督:教材第6-10章。第三篇/运动创伤防治:教材第11-17章。第四篇/医疗体育:教材第18-19章。3、我国体育保健学发展概况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的《运动保健》及文革期间的“三合一”课程《运动生理卫生》(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1984年制定《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确定为体育类二级学科。1985年成立“全国体育保健学研究会”。1987年该研究会加入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并被改组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体育保健专业委员会”。198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全国通用教材《体育保健学》(第一版),1997年、2001年、2006年又相继出版了《体育保健学》第二、三、四版教材。4、为什么要学习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学习《体育保健学》能增强健康意识,培养保健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对体育运动、体育教学及体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怎样学习体育保健学?(1)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及时总结学习要点,完成课后作业。6、体育保健学课程的教学安排?每周2次(4节)课。第1-9周的星期一安排上实验课,其余时间上理论课。安排3次作业指导(复习)课。第11周星期一(11.12)半期考。第1-19周上课,第20周停课,第21周期末考试。7、体育保健学课程的考核办法?◎半期考10%(开卷笔试),期末考60%(闭卷笔试)。◎无故旷课一次,扣总评分2分。◎实验30%(由陈秀老师负责评定成绩)。第01章体质与健康概论一、体质与体质三态体质指人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体格、体能、心理和适应能力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格:形态、结构。体能: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一般活动能力。心理:智力、情感、意志、意识、人格。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质三态指健康、疾病、亚健康三种体质状态。健康: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疾病:指按《国际疾病分类》确定的体质异常综合征。亚健康:指介于健康和伤病之间的体质状态。二、健康的构成躯体健康:又称身体健康,是指形态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的体质状态。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持续对环境做出良好适应,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适应能力。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个体对所处社会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并使自我与社会环境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主要表现;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如同窗、朋友、邻居、公民、恋人、配偶、子女或父母等,并承担起相应责任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个体健康:是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它是评价个人生存质量的最基本指标。个体健康的评价指标很多,包括:生理学指标(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遗传、代谢等)、心理学指标(包括气质、性格、情绪、2智力、心理年龄等)、社会学指标(包括社会经历、人际关系、经济地位、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等)。人群健康:又称社会健康、整体健康,是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的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社会健康对制定健康政策、评定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非常重要。社会健康是以个体健康为基础的,个体健康的提高能促进社会健康的水平。群体健康的评价指标也很多,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谱、传染病罹患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国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犯罪率、贫富差距、社保、医保等。道德健康:是指遵循公认的行为规范,注重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个体的道德健康不仅要求对自己的健康维护和促进负责,还要求个体对他人的健康负有责任,将维护和促进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既能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而又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是衡量行为是否道德的最基本原则。道德健康的界定受各历史时期、各社会文化背景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以当今世界范围而论,并无统一标准。三、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与遗传关系密切的疾病称遗传病,目前已知有三千多种。遗传病由基因异常引起,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而应“重在预防”。预防遗传病应提倡“优生”,具体作法是:①提倡适龄生育: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2-25岁左右。②重视婚前检查:某些患有严重遗传病的人,应禁止结婚或即使结婚也不宜繁衍后代。如先天性的精神病、严重畸形、弱智等,但不十分严重的遗传病(如色盲等)则不在此列。③防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会使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2)年龄:人的健康状态与人自身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而人的抗病能力受年龄(或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很大。①0-6月龄婴儿:其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亲的胎血免疫和乳汁免疫,这段时间婴儿的抗病能力往往较强,不易得病。②儿童(12岁):淋巴免疫逐步增强,并占主导地位,体质渐强。③青少年:神经免疫逐步增强,并占主导地位,体质渐强。④中老年:免疫功能逐步下降,,体质渐弱。(3)性别:不同性别的人,特别是在青春期开始后,会面临各自不同的健康问题。男女性在身体结构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有些疾病只发生在男性,如前列腺炎;而另一些疾病只发生在女性,如子宫肌瘤。有些疾病虽然男女性都可发生,但发生率不同,如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多发,而痛风(核酸及嘌呤代谢紊乱)男性多发。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多发的原因是:女子性腺衰退是突变性的,而男子性腺衰退是渐变性的,导致女子的应激性体征较男子明显。痛风男性多发的原因是:男子喜欢饮酒、赴宴、喜欢吃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①物理因子:气象因子: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空气离子化:是指空气中的分子成分在光、电等大气物理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的现象。这些离子由于带有不成对电子,往往会与空气中的水气、粉尘结合,形成“光电化学烟雾”,对人体造成危害。噪音:影响人的情绪、导致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昏、头痛、失眠、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心悸、胃肠功能紊乱等),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辐射:日照及其他各种光、电、磁、核辐射。②化学因子:氧气:低于7%-8%时会使人窒息。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引起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大气臭氧层:变薄会使地表紫外线照度增大,皮肤癌罹患率增大。工业污染: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其他:生活垃圾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③生物因子:致病微生物引起传染病,致敏生物衍生物引起过敏性疾病。传染病流行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重要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社会环境:①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科技意识、教育意识、文化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政治意识、宗教意识等。人的意识是在与外界不断交流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意识,对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树立自觉的守法意识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政治开明、宗教世俗化的社会可以为个人健身提供良好的社会背景,使全民健身活动得以蓬勃发展。②社会保障:指维持社会功能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组织机构、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社会保障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社会经济越发达、政治越安定,社会保障水平就越高,身处其中的个人的生活质量就越好。③人口环境:主要指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人口密度过大会降低社会保障的人均占有率,影响个人生存质量;人口素质不高会影响社会整体意识,使科学精神不张,迷信风气盛行。要改善人口环境,主要应采取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等措施。④社交环境:主要指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情况。个人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事间关系、朋友间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等。社会活动主要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及各种文体劳集体活动。3、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文化、经济、习俗、规范以及家庭影响而形3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生活意识:是指对各种生活行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生活习惯:是指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行为。生活制度:是指个人每天各种生活行为的安排情况,反映的是个人每天生活行为的相互关系或空间结构,包括生活行为的内容、次序、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要素。合理的生活制度必须贯彻“作息结合、脑体结合、劳逸结合”原则,从时间、内容及顺序上对每天的各种生活行为做出合理安排,并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形成规律。与健康关系密切的生活行为包括:睡眠、饮食、运动、学习、工作、医疗卫生、休闲娱乐、不良嗜好等。在影响体质健康的三因素中,“生物学因素”为自我因素,“环境因素”为非我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为自我与非我相联系的因素。第02章运动方法卫生一、体育健身的卫生原则1、全面性原则:指运动应使人的运动素质普遍得以提高,防止“单打一”的训练方法,非对称性负担运动应重视对侧肢体的锻炼。2、渐进性原则:指运动技术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先做分解动作,再做完整的综合动作;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做好准备活动,并合理安排运动量,不急于求成,不过早从事专项训练等。3、系统性原则:指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重视运动的经常性和规律性,运动应制定完整合理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重视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的合理搭配,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4、针对性原则:指运动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及机能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体育教学应进行健康分组和分组教学。二、健身运动方法概要1、运动目的: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健美减肥、休闲娱乐。2、运动项目:(1)有氧运动:散步、慢跑、爬山、长距离游泳等。(2)无氧运动:短跑、举重、立定跳远、短距离游泳等。(3)混合型运动: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4)伸展性运动:太极拳、瑜珈、医疗体操等。3、运动目标:(1)定性目标、定量目标。(2)形态类目标、生理类目标、生化类目标、技术类目标。定性目标,比如“使身体更加强壮”、“增强抗病能力”、“使心情舒畅”、“缓解学习、工作压力”等。定量目标,比如“达到体育锻炼标准”、“使体育考试成绩及格”、“减体重到某一标准”等。4、运动负荷(1)定义:指运动对身体的刺激程度。(2)指标:运动强度、运动量、持续运动时间、持续运动次数、间歇运动组数、运动密度、运动频度等。◎运动强度:指运动功率。运动强度=速度×力=(距离/时间)×力=功/时间=功率常用指标:HR、%VO2max、RPE、METs、RM。表2-1以心率(HR)、最大摄氧量百分比(%VO2max)为指标的运动强度分级表强度%VO2maxHR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大100%19018517516515590%175170165155145中80%16516015014513570%15014514013512560%135135130125120小50%12512011511011040%110110105105100有氧健身运动的最佳HR为120-160次/分,最佳VO2max为50-70%。表2-2以自感用力度(RPE)为指标的运动强度分级表分级07091113151719RPE非常轻很轻有点累稍累累很累非常累有氧健身运动的最佳RPE为12-16。代谢当量(METs)=运动代谢率/静息代谢率4静息代谢率(RMR,=1MET)相当于健康人坐位(禁食4hr)的静息能耗量,成人约为3.5ml/(kgmin)。表2-3以代谢当量(MET)为指标的运动强度分级表等级轻中等重很重过重男1.6-3.94.0-5.96.0-7.98.0-9.910.0-女1.2-2.72.8-4.34.4-5.96.0-7.57.6-有氧运动的最佳METs:运动员10-14METs,普通人7-10METs。力竭重复数(RM):指肌肉连续收缩的最大重复次数。1RM=最大肌肉抗阻力量。力量训练常用RM或%1RM做强度指标。表2-4以力竭重复数(RM)为指标的运动强度分级表等级很轻轻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