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从政权建立、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统治者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认识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得出“改革势在必行”的结论。2.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调整生产关系的表现,体会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3.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通过对史料的解释和描述,运用史论结合和比较的学习方法,从整体上概括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作用,认同先进文化的“征服”力量。4.从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措施全面性、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信心及民族融合等因素,理解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认识到改革成功与否,与人民支持、统治者改革决心是有关联的。高效课堂史料研析史料阅读: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行,下孟翻)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问题设置:(1)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种土地制度?其实质与影响如何?(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分析参考:近年来,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阅读与史料运用的能力,即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处理并运用材料的能力。本段材料选自《资治通鉴》,考生可以泛读材料,再对照问题进行二次阅读,达到理解文献提供的材料和问题思考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第(1)问比较简单,回答土地制度的名称、实质、影响。第(2)问的难度大些,要求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鼓励农耕的措施。答案:(1)北魏均田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并从事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2)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达标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资治通鉴》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咸阳王元禧传》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姓氏。这些措施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风俗变革重要性的认识。答案:(1)商鞅变法:顺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解析:本题第(1)问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社会风俗变革入手,考查对社会经济、民族融合和政治统治的影响,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措施”要紧扣材料来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第(3)问谈谈风俗变革的重要性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令的影响。答案:(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第(1)(2)问从孝文帝改革是以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来作答。第(3)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三点措施。第(4)问是对均田令的评价,可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归纳。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引自《魏书·高帝纪下》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材料四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颍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颍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颍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引自新课标教材选修1《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中体现的共同的文化特征。(2)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答案:(1)措施:迁都洛阳,普遍推行均田制,要求鲜卑人改用汉姓、易汉服、说汉语,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特征:汉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主观动机:想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客观效果:恢复和发展北方农耕经济,促进北方民族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第(1)问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共同的文化特征指这些措施文化取向的共同点,即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第(2)问“主观动机”即改革的根本目的,“客观效果”即改革的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资治通鉴》材料二《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江统《徙戎论》材料三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材料四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施均田令的前提条件?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3)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答案:(1)前提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无主荒地。积极影响: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民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3)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了民族对立,消除了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问的前一小问通过教材知识,政府是将无主荒地和政府所控制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并未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后一小问通过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要注意从国家和农民两个角度思考。第(2)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第(3)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5.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