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开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开题报告经全体全体老师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我校申请的国家级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得到顺利批准,并被列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协会重点课题”。这既是对我校多年来科研和电教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充分信任。更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难得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保证本课题切实有效的完成,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1、亳州一中面临的新形势呼唤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我校由原来的老牌小规模的省重点高中扩展为现在的一校三区,使得我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更多的市民和百姓子女所享受,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生源规模剧增、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的问题,带来教育教学多方面管理的困难。本课题的开展,能够调动我校广大师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迎难而上,加强学习和科研,提升我们自身素质。“向科研要质量”,以学习和研究的心态接受挑战,把压力变动力。2、新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2006级高一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被列为省级样本校。面对全新的课改理念的要求,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科实际优化整合课程资源?九六年以来,我校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各学科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部分教师一心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只注意应用多媒体课件,“穿新鞋,走老路”。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它与学科课程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的。突出强调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科教学在新课程的水准上推进,这也是本课题的意义所在。3、以课题为纽带,以教学为主体,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就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本课题提供了一个服务的平台,广大师生借助这个平台,切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突现学科特点和教师个性特征,在研究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致使每位教师以从事教育科研为荣,以实践教育科研的成果为乐,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4、以课题为纽带,进一步实施我校“名师工程”教师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不仅仅是在一时、一班、一校的教学实践中完成的,必须与时俱进,放眼校内外、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变革,广纳众长,为已所用。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引领广大教师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并进,学习、研究、实践,让自已成为一代名师。二、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1、本课题创新程度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从观念上、实践上等诸多方面都引发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层2次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点。1)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力图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资源加以优化整合,重构教学工作的新模式。2)创新学习模式:人机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促进《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转变。3)创新教学环境:由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转变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将优质的教育信息师生互通,将远程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4)创新学习环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多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可以为学生新的形式的学习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2、理论意义我们把利用“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研究课题界定为:新课程背景下,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技术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库,通过教师科学地开发、设计,重新建构教学程序,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优化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师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努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良性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在学习活动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这将带来教育理念上的深刻变革。努力构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丰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经验,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3、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拓宽信息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也能造就一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构建出我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教学方法,促进中学课程整合结构的优化;探索、总结出IT时代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教学经验;积累一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教学的优秀案例。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具体内容1、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总结出实现整合的可行性方案,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各个学科全面溶合,最终构建出我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模式。2、基本内容:(1)对本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与水平的调查分析。(2)据调查分析落实可行性解决方案。(3)进行各学科的教育技术整合探究性实验。(4)完成现代教育技术对常规教学的巨大作用的研究报告。(5)整合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6)整合教育对培养学生多学科、多层面、社会化问题综合信息能力的作用。(7)制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案。四、预期研究成果3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12007.4—2007.6《各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整合研究方案》、《国内外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调研报告》论文、电脑软件22007.6—2007.9《亳州一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现有成果汇总》论文、电脑软件、研究报告32007.9—2007.11《亳州一中各学科阶段性成果总结》、《亳州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外出考察报告》论文、研究报告42007.11—2008.1《亳州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阶段研究成果总结》、组建学科网站研究报告、论文、电脑软件、网站52008.1—2008.8《亳州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实践情况分析与评估》、论文、电脑软件、研究报告62008.8—2008.11《亳州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体现的价值、作用》论文、电脑软件、研究报告72008.11—2009.7《亳州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优化整合的效果再评估与推广应用》电脑软件、研究报告82009年7月《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结题报告》、综合各学科网站、建立亳州一中教育教学资源库电脑软件、研究报告、网站、资源库910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12009年7月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结题报告电脑软件、研究报告、网站22009年7月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模式电脑软件、研究报告、网站、资源库4五、课题组人员组织和分工(一)、课题组织架构1、本课题设总课题组负责课题全面领导和推动工作。设技术组负责课题的技术指导和提供。2、总课题组下按学科设立学科分课题组,负责本学科课题研究的全面领导和推动工作。3、学科课题组下按年级设立年级子课题组,负责本学科本年级子课题研究的全面领导和推动工作。4、各学科年级子课题组按年级学科内容模块总量细分量化任务到人,使每个成员都有具体任务。课题组织架构见“附件一”。课题工作方式流程见“附件二”(二)、成员遴选和各级课题负责人的任用1、由总课题组根据个人申请考核或单独物色任命各学科分课题组组长。2、各学科分课题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课题组成员的招募和学科年级子课题组组长的物色提名,报请总课题组批准任命。3、各学科年级子课题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子课题组成员的招募,报请本学科分课题组批准后为正式成员。4、课题负责人选任原则:对本课题有浓厚兴趣;有投身课题研究的热情和业务能力;有推动课题进展的组织能力。5、课题组成员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在总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根据自己专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制定方案,实施研究。将自己研究成果和搜集资源即时入库,并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应用和完善。非课题组成员老师负责学科教学应用。课题人员分工见“附件三”。六、培训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将根据研究安排培训和考察活动。1、培训内容①理论培训;②程序培训;专家讲学:聘请国内相关专家教授,大面积“洗脑”③技术培训:资源平台、主题探究、专用技术;2、培训形式①专家培训;②校本培训。七、课题保障机制(一)、总课题组将制定分阶段成果评比、奖励条例。(二)、学校将全力保证对课题实验中硬、软件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5附件一:课题组织架构示意图附件二:课题工作方式流程示意图总课题组各年级成员学科年级子课题组学科分课题组各年级技术组各学科备课各年级教师各教学班技术联络员侧重于资源的应用侧重于资源的建设学科课题组各年级成员学科年级课题组科研中心教务处电教中心联络员侧重于技术侧重于研究、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