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书—感悟与理念》有感作为刚刚从事编辑岗位的新人,读了《做书—感悟与理念》一书的几个章节后,我对编辑的职责与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未来的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这本书中,作者李昕主要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述编辑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第三讲“功在案头”讲述的是编辑的基本功。首先,编辑需要具备较强的内容把关能力。内容把关可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政治把关、知识的正确性把关、学术和艺术质量的把关、品味和趣味把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政治把关,编辑在这方面既要有智慧又要有担当。其次,编辑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把关能力。校对规范是编辑首先要学会的一种专业技能,编辑要勤查字典、工具书和相关资料,避免出现“硬伤”。再次,编辑要掌握改稿的一般原则,第一是修改要尊重作者的风格;第二是修改必须符合作者的意愿;第三是能不改尽量不改;第四是修改只解决是否正确的问题,不解决怎样更好的问题。最后,编辑需要较强的写作能力,至少需要三福笔墨:个性化笔墨、公文笔墨、宣传推广笔墨。第五讲“创新与增值”讲述的是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包含三个要素:第一,创新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第二,创新要改造或者创造新的东西;第三,创新的结果应当对社会有益。在彼此重复的出版物充斥书架的今天,出版创新的问题也显得格外重要。对出版社来说,创新需要战略思维。出版社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发展,必须找准发展方向。任何出版社只能尝试建立自己品牌的某种相对优势,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本书,一部作品,作者才是创新的主体,作品是他们的智力成果。而编辑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这种创新的成果,并把它介绍给社会。作者的创新体现了个人化成果,编辑帮助作者把个人化的成果社会化。图书出版过程本社就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过程,编辑的每一个注意和点子,都可能包含着创新的意义。形式的创新—材料、设计制作、包装方面的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创新,通常由编辑来主导。因为编辑是出版过程中最为熟悉出版物内容的人,而出版形式的创新需要与内容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