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中学生本教育自主课堂暨“学议练思”学案模板编制人审核时间课题《新闻两则》(第一课时)主讲班级学生学习目标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学习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学习难点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学习过程备注(一)依案自学,自主构建;(10分钟)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下发学案,学生自学。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资料链接】1、简介“新闻”:(1)定义: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2)特点:真实性、时效性,语言简明准确性。(3)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结构: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5)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背景简介: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时代背景简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1、字词正音。鄂.()豫.()绥靖..()溃.退()歼.灭()管辖.()阻遏.()2上当.()锐不可当.()要塞.()瓶塞.()阻塞.()堵塞.()2、解释词语负隅顽抗:悍然拒绝:锐不可当:业已:(二)热点追议,互动交流;(15分钟)1.组内交流,初步解决问题。2.班内交流,解决热点问题。3.教师示范,展示知识脉络。3、新闻,又称,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中。4、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C.约数,指百万左右。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5、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6、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7、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情绪。8、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与“”,对比的作用是。9、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其作用是()(多项选择)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三)变式提升,精炼拓展;(10分钟)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要点。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知识与技能。3.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培养能力。(四)梳理归纳,评价反思。(5分钟)1.整体回顾,畅谈收获。2.课堂评价,总结反思。3XXX中学生本教育自主课堂暨“学议练思”学案模板编制人审核时间课题《新闻两则》(第二课时)主讲班级学生学习目标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学习重点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学习难点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学习过程备注(一)依案自学,自主构建;(10分钟)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下发学案,学生自学。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自主学习】1、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并概括在下面。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2、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二)热点追议,互动交流;(15分钟)1.组内交流,初步解决问题。2.班内交流,解决热点问题。3.教师示范,展示知识脉络。【合作探究】1、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2、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3、“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里采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精读精练】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三)变式提升,精炼拓展;(10分钟)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要点。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知识与技能。3.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培养能力。(四)梳理归纳,评价反思。(5分钟)1.整体回顾,畅谈收获。42.课堂评价,总结反思。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A.采用倒叙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3、划线句子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拓展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5《新闻两则》导学案及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èyùsuíjìnɡkuìjiānxiáèdànɡdānɡsàisāisèsè2、负隅顽抗: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悍然拒绝:果断的,毫不犹豫的的拒绝。比喻没有商量的余地。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业已:业经;已经。3、消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标题、导语、主体。主体4、B5、D6、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三路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全线告捷。7、泄气厌战8、突出我军所遇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9、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B、D第二课时1、人物——中原我军地点——南阳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2、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其余部分为主体。合作探究1、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2、作者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争战,目的是证明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蒋军走上节节败退,我军走上节节胜利的道路。3、比喻。写出了我人民解放军在江淮河地区不仅壮大了队伍、巩固了根据地,而且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人民中间深得民心【精读精练】答案:C、B【拓展练习】答案:A、C“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胜过了天然”,而句中的“苍山”“洱海”本来就是“天然”之物,“巧夺天工”在此犯了使用对象错误的毛病。B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听眼见,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在此使用正确。C项“灯红酒绿”往往作贬义用,但它还有一个不常用的本意就是“热闹非凡,人们尽情欢乐”,在此用它的本意,是对的。D项“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在此使用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