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法教程》第一章经济法导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法教程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经管类专业统编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刘泽海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节法的基础知识第二节经济法概述第三节经济法律关系第四节经济纠纷的解决第一章经济法导论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法的概念和特征•一般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据此,我们可以把法的特征概括如下:•1.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这是法的本质特征。•2.制定和认可是产生法的两种形式。•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与其他行为规范的主要区别。•目前我国法的部门主要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等。第一节法的基础知识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二、法的表现形式和一般分类•(一)法的表现形式•法的表现形式的问题实质就是法的效力等级问题。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特别行政区的法•8.国际条约•(二)法的一般分类•1.国内法与国际法。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根本法与普通法。•3.一般法与特别法。•4.实体法与程序法。•5.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但经济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一)市场主体的组织管理关系•(二)市场规制关系,即微观规制关系•(三)宏观调控关系•(四)社会保障关系第二节经济法概述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基于以上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经济法的概念归纳如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概念是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二、经济法的特征•(一)经济性•(二)社会性•(三)政策性•(四)综合性•(五)表现形式的单行法性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三、经济法的渊源•一般认为,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规范借以表现或存在的形式,大致分为制定法、判例法、政策与惯例,学说与法理等。具体而言:经济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其他辅助渊源政策与习惯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所谓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为经济法律规范调整时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基础。•经济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是一种社会意志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种要素构成的。•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三节经济法律关系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现阶段,经济法主体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按其法律地位、职能、性质、活动范围可分为:•(一)国家机关•1.国家权力机关。•2.经济管理机关。•(二)社会组织•(三)内部组织•(四)公民•(五)国家•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法律赋予经济法主体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资格。其含义是:•1.经济法主体在法定范围内,自主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2.为实现经济法主体的合法权益,权利主体有权要求义务主体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3.权利主体合法的经济利益因他人行为不能实现时,有权请求国家保护,协助实现。•(二)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经济法主体必须履行的某种经济责任,表现为经济法主体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被禁止作出一定的行为。其含义是:•1.经济法主体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行义务。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义务主体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承担其应负的经济义务,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保证权利主体的权利得以实现。•3.履行义务是一种受法律约束的行为。•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一)物•(二)货币和有价证券•(三)行为•(四)智力成果•一、法人制度第四节与经济法相关的基础知识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般认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具有以下特征:•1.法人是一种独立的组织体。•2.法人须拥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法人应依法设立,其条件为:•(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法律行为•一般认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即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在实践中,应区分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的区别,尤其应注意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三、代理•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一般可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两种。实践中,应注意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四、物权•一般认为,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它主要反映权利人对物的静态归属和动态利用的一种法律关系。•实践中,一般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一般包含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担保物权(一般包含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等)和类物权(占用)等。•在行使物权时,应注意物权的变动、善意取得等。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六、诉讼时效•一般认为,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诉讼时效期间,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关注诉讼时效期间,尤其应注意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法定事由。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五节经济纠纷的解决•实践中,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发生经济纠纷时,应综合权衡各种因素,理性采取最佳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仲裁和诉讼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管辖、执行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第五节经济纠纷的解决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节经济仲裁第二节经济诉讼知识链接: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专题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经济仲裁概述•(一)经济仲裁的概念•经济仲裁是指经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协议将有关争议提交选定的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并按裁决履行的一种制度。•(二)经济仲裁的原则•1.自愿仲裁的原则2.公平合理的原则•3.独立仲裁的原则4.一裁终局的原则•(三)经济仲裁机构•1.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依据仲裁协议行使一定范围内的民商事纠纷仲裁权的机构。第一节经济仲裁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仲裁委员会设立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2)有必要的财产。•(3)有法定的组成人员。(4)有聘任的仲裁员。•2.仲裁协会•仲裁协会是仲裁机构为共同发展和维护仲裁事业而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社会团体。•(四)仲裁协议•1.仲裁协议的概念•仲裁协议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仲裁协议一般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且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3.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1)仲裁的事项属法定的仲裁范围;•(2)仲裁协议必须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法人订立仲裁协议,需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订;•(3)仲裁协议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4)仲裁协议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涉外仲裁不得违背国际公共秩序;•(5)仲裁协议要符合法定形式,即书面形式。•4.仲裁协议无效•(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二、仲裁的程序•(一)申请与受理•(1)有仲裁协议。•(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二)开庭和裁决•1.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是指由当事人选定或者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的仲裁员组成的,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案件按照仲裁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组织形式。•2.开庭、裁决•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有关情况作出裁决,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三)仲裁裁决的执行•执行是指仲裁裁决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未履行其义务,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强制当事人履行义务,从而使裁决的内容得以实现的行为。•三、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一)涉外仲裁的概念•涉外仲裁是指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对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依据仲裁程序进行仲裁的活动。•(二)涉外仲裁的特点•1.涉外仲裁的事项具有涉外因素•2.涉外仲裁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三)涉外仲裁委员会•涉外仲裁委员会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经济诉讼概述•(一)经济诉讼的概念•经济诉讼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活动。•(二)经济诉讼的受理机关和收案范围•我国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铁路运输法院及海事法院。•(一)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二)经营责任制合同纠纷案件。•(三)交通运输经济纠纷案件。•(四)经济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第二节经济诉讼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五)企业破产案件。•(六)票据纠纷案件。•(七)合伙组织对外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二、经济诉讼管辖•(一)级别管辖•经济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划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管辖。•①案件的性质;②案件争议标的金额的大小;•③案情的复杂程度;④案件的影响范围。•(二)地域管辖•地域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划分同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管辖。•三、经济诉讼程序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诉讼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审理的步骤和过程。•(一)第一审程序•1.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是经济审判中最基本的程序,在所有程序中系统最完整,适用范围最广泛。•(1)起诉与受理。•(2)审理前的准备•(3)开庭审理。•2.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简化,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才能适用简易程序。•(二)第二审程序2020/1/9新编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程序,是指当事人因不服一审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而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依法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