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2.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4.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5.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6.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7.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8.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9.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10.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2.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4.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5.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6.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7.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T、J、K。9.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1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13.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14.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15.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1.褶皱中背斜和向斜,与地形上的山和谷是不一定成对应关系。(√)2.三叶虫、笔石在志留纪末时大多已绝灭,由于其数量多、演化迅速,因此可作为晚古生代重要标准化石之一。(×)3.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的。(√)4.地质罗盘中带铜丝的一端磁针指向南。(√)5.花岗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长石等。(×)6.潜水面的分布状态是,在横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在高度上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7.地层和岩层在地质学上意义是不一样的。(√)四、读图题(15分)1.判断下地质图中表示的不整合类型,并分析这一不整合的形成时代(8分)。答:角度不整合,时代为P-J。2.在下面的地质图中,已知长英岩脉被花岗闪长岩切断。请按形成的地质年代先后,由早至晚写出图中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7分)。图例:1:花岗闪长岩,2.石英闪长岩,3.长英岩脉,4.花岗细晶岩脉。答: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为:2,3,1,4五、问答题(共20分)1.阐述冰碛物的主要特征。①山岳冰川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一致;②由于冰川为固体,无分选作用,故冰碛物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泥包砾”的现象;③冰川中的碎屑颗粒彼此不相磨擦、碰撞,故冰碛物磨圆度极差;④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⑤冰碛物表面常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还可出现凹坑和裂隙。具冰川擦痕的砾石称为条痕石;⑥冰碛物内部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孢子花粉。2.试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答:干旱气候地区的湖水,主要消耗在蒸发上。因此,湖水含盐度不断增高,致使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甚至盐湖。在盐湖中,各种盐类按其溶解度大小,依次沉淀出来(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由于水分不断蒸发,湖水面逐渐下降,加之沉积物不断淤积使湖底变浅,最后盐湖干涸,直至湖泊最后完全消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碳酸盐阶段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饱和而结晶沉淀。钙的碳酸盐沉淀最早,镁、钠碳酸盐次之,此类湖泊称碱湖或苏打湖。(2)硫酸盐阶段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类沉淀下来,此类湖称为苦湖。(3)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石盐(NaCl)、光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4)沙下湖阶段湖泊全被固体盐类充满,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盐矿床。3.何谓化石?形成化石的条件有那些?化石研究有何重要意义?答: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或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2)化石形成条件:(1)生物自身条件——具有硬体、个体丰富(1)(2)生物死亡后应被迅速掩埋(1)(3)埋藏于化学或生物沉积物中(1)(4)成岩作用应是压实作用较小,且未经历严重的重结晶作用(1)研究意义:(1)探索生命的起源,研究生物进化(2);(2)推断相对年代(地质年代),研究地史演化(2’);(3)推断古地理,古气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