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4页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年级:八年级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3月10日课时序号课题10《月迹》课型现代文阅读课时序号备课人阮德利授课形式新授课教学课时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2、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揣摩在描写表达意义上的作用。教学难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朗读——品味——练习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本班增删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词激趣: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月亮是最富诗意的一个话题,古往今来关于月亮的佳作繁如群星,尤以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大家成就最高。李白创造性地赋与月亮以“思念”,我们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走过了小学,而苏东坡又创造性地赋予月亮以“祝愿”,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朗朗曲调中又迎来了中学生活。(激发学生的诗意,回忆头脑中关于月亮的其它诗句,体会月亮在我国人民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1)诗词预设: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赏月话名称请你根据下列图片中月亮的形状,说说古人曾经给与它们怎样的名称?①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②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③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④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⑤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由古诗词的吟诵启发学生回到对现实生活的回忆,自己从小以来某一次或几次赏月经历并口述。那么贾平凹的《月迹》一文给我们所描述的一群孩童是怎样“盼月”、“寻月”的呢?他们又形成了对月亮的哪些认识呢?(板书课题:月迹)作者简介: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散文以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山地笔记》、《天狗》、《怀念狼》等,散文集《贾平凹散文选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等。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亮、看月亮、寻月亮、议月亮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月亮在哪里留下了踪影?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心中月3、在文中寻月的各部分用笔圈点勾画,找出能够说明月亮特点的语句①第3节写“镜中看月”第2页共4页(是“长了腿的”。写了月儿在镜中的变化:“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②第5节——第21节写“院中望月”(是玉玉的,银银的,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有桂树和嫦娥)③第22节-第24节写“杯中饮月”(是“酥酥地颤”的满圆月,一人一月)④第25节-第29节写“河中寻月”(哪一处水里都有)⑤第30节写“眼瞳见月”(哪个人眼瞳里都有)4、在寻月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心理变化?(“盼望”——“失望”——“羡慕、嫉妒、争执”——“奇怪”——“满足”)(这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感情线索)三、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品味语言:请两位学生试读文章的第3和第5自然段,归纳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文章语言。①儿化音的使用。(二十多处)②叠词的大量使用。(十多处)示例:如:第5节“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银银”写月光的白;“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写枝叶的稀;“累累”写花朵的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只有小孩子才会这么表达二、研讨课文,挖掘内涵:1、如何理解弟弟说的:“月亮是我所要的。”和妹妹说“月亮是个好”?(月亮是美好、圆满的象征,指月亮是个美好的东西,是个美好的事物)2、“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这样争论?谈谈你的理解。(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争着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3、奶奶最后说了:“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你如何理解呢?(月亮是属于我们任何人的公共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美丽的权利)4、“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如何理解月亮就是印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像印章的主人一样,我们成了月亮的主人,我们成了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了天体,我们拥有了宇宙!这样一种气势真可谓气贯长虹啊!童心具有极为高超创造力。)(喜爱月亮的思想感情)三、教师小结,拓展延伸:这篇文章记述了孩子们在中秋月圆之夜寻月、赏月的过程,描写了月亮迷人的形态,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文章虽然描写的是各处不同月亮的情态,但并不显得散乱,用“寻月”贯穿起来,这就是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大家在写作上可以借鉴。四、练一练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发挥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100字左右)太阳、星空、风、雨课堂小结这篇文章记述了孩子们在中秋月圆之夜寻月、赏月的过程,描写了月亮迷人的形态,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作业布置一、解释词语。(课后词语积累)二、课后练习二三、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发挥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100字左右)太阳、星空、风、雨板书设计《月迹》贾平凹镜中月盼望院中月失望杯中月羡慕、嫉妒、争执水中月奇怪眼中月满足心中月教学反思第3页共4页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草案)八年级时间2007.03序号22课题:《月迹》课型新授课研讨时间2007.03.16执笔阮德利研讨者胡丽萍胡顺梅刘蔷薇陈长征林梅徐艳红夏林玉程序项目内容讨论记录说教材说教学内容《月迹》是九年义务教育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贾平凹写的。这篇文章记述了孩子们在中秋月圆之夜寻月、赏月的过程,描写了月亮迷人的形态,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说教材特点与地位就第二单元童年趣事这一主题来说,童年是金色的,本单元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卷,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在授课过程中应遵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问难,求异探究为主线这一原则,努力倡导各种学习方法如:自主合作、探究,温故而知新等,并重视学生问题法,讨论法的学习体验。说学情这样的课文在本册书中是最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口味,学生学起来比较有兴趣,而《月迹》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又是一篇新课,它是一篇讲读课,引导学生读好学好这一课,对后边的的自读课的学习能起到导向作用。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揣摩在描写表达意义上的作用。教学难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说教学方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品味——练习学法指导加强朗读,理清思路,品味语言,产生共鸣。程序内容讨论记录第4页共4页说教学过程情景创设: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月亮是最富诗意的一个话题,古往今来关于月亮的佳作繁如群星,尤以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大家成就最高。李白创造性地赋与月亮以“思念”,我们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走过了小学,而苏东坡又创造性地赋予月亮以“祝愿”,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朗朗曲调中又迎来了中学生活。教学双边活动:一、导入新课,诗词激趣:(1)诗词预设:(2)赏月话名称(板书课题:月迹)作者简介: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月亮在哪里留下了踪影?3、在文中寻月的各部分用笔圈点勾画,找出能够说明月亮特点的语句4、在寻月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心理变化?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归纳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文章语言。①儿化音的使用。(二十多处)②叠词的大量使用。(十多处)四、研讨课文,挖掘内涵:1、如何理解弟弟说的:“月亮是我所要的。”和妹妹说“月亮是个好”?2、“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这样争论?谈谈你的理解。3、奶奶最后说了:“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你如何理解呢?4、“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如何理解月亮就是印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练一练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发挥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100字左右)太阳、星空、风、雨板书设计《月迹》贾平凹镜中月盼望院中月失望杯中月羡慕、嫉妒、争执水中月奇怪眼中月满足心中月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