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转化七年级后进生的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建工师第三中学田英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界定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2、课题研究的背景(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2)、传统教学状况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3)、教育思想背景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4)目前,我校生源复杂,学生内部出现了一些浮躁、厌学的现象,使得一部分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了后进生,且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沦为后进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七年级又是起始年级,因此,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后进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给教育理论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鉴于以上思想,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4、课题研究的目的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的起始年级,是一个学生能否把握好初中三年及能否在未来得到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希望据我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能对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出微薄之力。5、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分析后进生成因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6、国内外研究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后进生是世界上每个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后进生主要分学业不良和学习失能两大类,形成的个体原因主要是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但是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后进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转化。7、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对现有后进生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关于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后进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自卑心理强。后进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歌星、球星、与同学交往上,或发型、服饰等方面,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二是戒备心理强。后进生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状态,久而久之,就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并且有意回避老师。三是逆反心理强。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对班集体反应冷漠,与老师情感疏远,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敌意。2、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由六年级升上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一些人在突出的应试教学的教育中败下阵来。也有些人虽然他们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是对于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落后的后进生。3、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破裂,或家庭不良环境,或家庭经济等环境影响,造成心理扭曲,影响了身心和学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4、后进生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一些学生由于过去学习成绩较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对自己落后已经麻木了,早没了进取心和自信心,他们不敢与好学生相比,而是习惯于与差生相提并论,一旦在新环境中发现还有比自己差的,就心安理得,甚至自我满足,而一旦落入谷底,又自暴自弃。再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教育不够重视,对自己的孩子成才根本没有信心,只是打算读完三年初中,混个毕业文凭而已,更是使得这部分学生放任自流。(二)、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将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与班级中后进生的实际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对后进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学习案例写作的方法,研究和撰写后进生转化的案例。(三)、后进生教育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在拥有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提升,形成不同后进生教育转变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四)、关爱“后进生”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估研究。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进行文献研究查阅学习现有教育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2、观察法对班级里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3、个案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4、调查研究法调查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和类型,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后进生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对后进生进行分类。5、行动研究法我将在教育后进生的行动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研究,写作教学案例、论文,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2、确定课题研究成员3、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12年8月——2013年3月)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搜集、统计数据。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①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跟踪调查。③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校内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五、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六、成果表达形式1、论文2、案例3、阶段性成果验收、展示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界定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2、研究的背景: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2、传统教学状况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3、教育思想背景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鉴于以上思想,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3、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