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梁杰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及学分48学时3学分授课班级机械07机电方向使用教材姜培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3年9月第一版系(院、部)工程机械系教研室(实验室)机械电子技术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1一、课题:1绪论1.1概述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1.3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二、课型:课堂讲授三、目的要求:通过该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研究内容、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应用情况;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四、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本次课的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尽量多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的普及程度及掌握该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加深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六、参考资料:1、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梁景凯、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七、作业:1-1八、授课记录:九、授课效果分析: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日期班次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复习2、导入课题: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现代工程机械等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程度,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3、教学内容:课程说明,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1.1概述机电一体化的定义、起源、研究内容,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意义。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1、20世纪60年代前为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1.3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家电、机械制造、机器人、汽车、工程机械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1、机械本体2、动力源3、检测传感装置4、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5、执行机构6、驱动单元7、接口4、课堂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涉及到电子或计算机硬件部分较多,需要在时间上多投入和多查阅一些参考书;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5、布置作业: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2一、课题:1.5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1.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1.7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二、课型:课堂讲授三、目的要求:通过该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系统设计的类型。四、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在讲授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及基本设计方法过程中,结合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六、参考资料:1、张建民等编著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梁景凯、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七、作业:八、授课记录:九、授课效果分析:讲课中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日期班次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复习:通过大量实例说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及本课程的重要性;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2、导入课题: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多门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涉及到许多技术,其中有六大关键技术。3、教学内容:(1)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六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目标(3)系统设计的常用考虑方法(4)系统设计的类型4、课堂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多门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涉及到六大关键技术;系统设计的类型及方法。5、布置作业(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2)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有哪些?设计考虑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