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建议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周迪一、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必修二第六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教材分析内涵要求作用内容和要求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包括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强调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质量、效益、节能和减少废物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学情、学法分析本章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在各种媒体中经常出现,所以该部分学生接受理解的难度相对较低。但高二学生在区域地理知识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方面较弱,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资料信息的整理中完善地理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时,我们可以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如读图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归纳法、示意图法(思维导图)等。让学生并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能初步掌握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三、近四年(2013~2016)各地及全国高考考查特点考点各地高考卷全国卷荒漠化的防治2013海南卷【选】18~202014江苏卷【选】25、162014广东卷【选】32015山东卷【选】5、62016上海卷【综】31~332016海南卷【选】162013全国卷2【综】362014全国卷1【综】36水土流失的防治2013重庆卷【选】9~112013江苏卷【选】11、122013安徽卷【综】2013重庆卷【综】2016浙江卷【综】36(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013山东卷【选】1、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2013海南卷【选】13、142015安徽卷【综】35(2)、(3)三、近四年(2013~2016)各地及全国高考考查特点1、全国卷直接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只在2013及2014年分别考过一题,内容均与干旱半干旱区的风沙相关。2、各地方卷考查几率较大,每年都有。长三角地区考查几率最大(综合题),所占分值较高。3、但无论选择还是综合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典型设问以及典型区域(绝大部分考的都是中国区域)4、深度、灵活性不大,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高。2013年(全国卷2)36.(22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2014年(全国卷Ⅰ)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2016浙江卷36(3)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0分)2014(江苏卷)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2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三、近四年(2013~2016)各地及全国高考考查特点1、全国卷直接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只在2013及2014年分别考过一题,内容均与干旱半干旱区的风沙相关。2、各地方卷考查几率较大,每年都有。长三角地区考查几率最大(综合题),所占分值较高。3、但无论选择还是综合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典型套路以及典型区域(绝大部分考的都是中国区域)4、深度、灵活性不大,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高。5、广州市、各区统考考查方向:基础题为主,主干知识+区域背景图5①②2014-2015市统考6.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26.A地区最为受到全球关注的资源为A.生物资源B.水资源C.水能资源D.矿产资源图1127.关于A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28.近年来,对A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2014-2015市统考图是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8-9题。8.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9.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单产大幅增加B.沙尘暴频率上升C.水旱灾害明显减少D.河流含沙量增大2014海珠区统考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回答1~2题。1、该阴影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①湿润②半湿润③半干旱④干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阴影地带是我国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海珠区统考荒漠化湿地破坏水土流失红漠化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建议授课模式:①夯实区域+②对应生态问题的分析四、教学建议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80°E90°E100°E110°E120°E40°N1.1位置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农业:80°E90°E40°N(2013海南卷)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1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1.2气候(着重分析降水)西东干湿区干旱区贺兰山半湿润区大兴安岭半湿润区植被荒漠草原草原森林年降水量200MM以下200~400MM之间400MM以上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1.2气候(着重分析降水)准噶尔盆地受西风影响,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盆地内部,降水略多于南疆。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1.3水源、土壤黄河水灌溉河流冲积平原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山前冲积扇整体性:干旱、沙质土、畜牧业差异性: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种植业盐碱化读“西北地区”,回答对应的山脉和地形区: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读“西北地区”,回答:河流: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_。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1.4地形、河流地理事实的落实1、夯实区域背景,精析区域内部整体性和差异性1.5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完区域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1、学会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2、学会描述某河流的水文特征(内流、外流)3、学会描述某地的降水分布特征4、学会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5、学会描述某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环境问题VS环境污染VS生态破坏,荒漠VS荒漠化,荒漠VS沙漠,荒漠化VS水土流失2、生态问题的分析2.1明确概念荒漠分布区=荒漠化分布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下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D荒漠分布区=荒漠化分布区?易错项2、生态问题的分析2.2纵深挖掘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过程要细致,原理要清晰2014年(新课标卷Ⅰ)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分)2016浙江卷36(3)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0分)(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2013海南卷)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荒漠化的形成——自然因素深居内陆,地形阻隔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土壤发育差地表为疏松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流水作用弱,风化、风力作用显著沙丘广布(固定)流动沙丘蔓延距冬季风源地近(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