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三维强化栽培高产栽培技术》项目技术总结报告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技术。它最早是在1983年由马达加斯加的Henridelaulanie(劳拉尼)神父提出的。他在马达加斯加帮助农民改进水稻生产技术时,发现小苗移栽的水稻分蘖和产量能大幅度增加,后来进一步研究进行技术配套,提出了水稻强化栽培(SRI)的概念,很多农户采用强化栽培以后,产量成倍提高,一般由原来的150㎏左右提高到300~400㎏,有的达到了600~800㎏。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2001年第4期《杂交水稻》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SRI的译文,把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介绍到中国,并开展多点试验。之后,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安徽、黑龙江等地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以及农技推广部门纷纷进行SRI的试验研究,取得不少令人振奋的试验结果。我县从2002年引进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水稻专家马均教授提倡的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连续三年、多点的开展了不同播期、移栽期(移栽苗龄)、不同大田整办方式(包括不同开厢规格)、不同种植密度及规格、不同肥水运筹方式的试验。形成了适应我县生态条件的水稻强化栽培的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多项技术的创新。一,有关试验的结果及分析从2002年开始,我县连续三年开展了多项强化栽培相关配套技术研究的试验:1。开厢栽培与平作栽培;2.不同移栽苗龄试验;3。不同密度试—2—验;4.大田生长期的不同水层管理方式的试验.5.不同施肥方式的试验。试验为简单的同田对比试验。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试验的信息,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除了田间和室内考种及收取小区实产外,还进行了田间分蘖动态调查,灌浆期功能叶消长动态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开厢栽培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三年,多点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最高。其次是不同施肥方式的试验。不同移栽龄试验中整田方式为开厢栽培的以2~3叶的小苗产量最高,平田栽培的以5~6叶的中苗移栽产量最高。密度试验中开厢小苗移栽的以45㎝*45㎝的稀植产量最高,平田中苗移栽的以30㎝*30㎝的相对密植产量最高。不同施肥方式的以底肥50%,分蘖肥20%,穗肥30%产量最高。不同水层管理的试验:分蘖期厢面基本湿润厢面无水的与浅水管理的有一定的增产但增产幅度不大,增产效果不显著。但从分蘖动态看,分蘖起始期前者晚于后者,初期的分蘖数前者少于后者,但以后前者的分蘖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其最高分蘖数前者高于后者,最高分蘖的出现时间早于后者。因此厢面浅水对于返青成活和前期地上部分生长十分有利。尤其是象今年在移栽返青期,4月7—15日的强寒潮天气下浅水有明显的护苗作用。湿润状态下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强大的根系对于秧苗的健壮生长有利,其后发优势明显。因此,前期厢面以浅水为好。而移栽成活后以湿润管理为好。早晒田,和晒田较重,落色明显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后期的根系发达,功能叶活力强,结实率高,有效穗和粒数均较高。二、技术措施我县在参照省总站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试验结果制定了我县的技术方案。—3—1、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在合理适度稀植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强化个体生长发育的质量,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从而实现水稻的超高产。其重点是通过强根增蘖增强个体的生产能力。在栽培目标上前期(移栽后返青期至分蘖盛期)攻早发,中期(分蘖盛期至齐穗期)控旺促稳,后期(灌浆期)促根保叶防早衰。2、关键技术(1)1、选择大穗型杂交良种。为充分发挥强化栽培的增产优势,应选择超级稻或抗逆力强的大穗型杂交组合与之配套。重点推广冈优188、冈优527、D优527、Q优1号、Q优6号等高产重穗型杂交稻;辐射区除上述品种外,搭配冈优158、冈优305和部分宜香系列、Q优系列、金优系列的优质稻品种。(2)旱育适时早播。旱育秧能提早播期,因此应充分利用此项技术优势适时早播,平坝浅丘区应在2月底三月初,亩用种量1.0—1.25公斤,亩备苗床面积15—20m2,抓好培肥、消毒、浇透底水等工作,晴天播哑谷或干谷,阴天或雨天则必须播催芽谷。(3)、改进大田整办方式,开沟起厢。强化栽培实行开沟起厢栽培,开厢规格为1.8米。个别大肥田、深脚冷浸田还应与半旱式栽培相配套。免耕开厢栽培是实现小苗早栽浅植快发,强根增蘖的必要保证,有利于水分管理和调控,是该项技术的基础。(4)4、嫩秧早栽,三围栽插。移栽时间4月中旬,移栽苗龄20~25天,叶龄2~3叶。行、窝距根据本田的肥力高低采取35×35cm、40×40cm、40×45cm三种规格栽插,每窝栽3苗呈三角形状,苗间距6—10cm,冬水田、冬闲田、蔬菜田在4月20日前移栽结束。一律推行带泥、带肥、带药“三带”移栽。提高栽插质量,要求做到浅、稳、匀、直。(5)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之比为2:1:2,亩施纯氮13—14公斤,五氧化二磷6.5—7公斤,氧化钾13—14公斤。其施肥方法:底肥:—4—亩施生物有机肥25公斤,碳铵15公斤,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锌2.0公斤,硫酸钾5公斤,草木灰150—200公斤、猪粪水1000公斤。分蘖肥:在移栽后15天左右,亩施尿素5—7公斤。穗肥:在晒田复水时施用,根据水稻长势亩施尿素5公斤和硫酸钾5公斤。粒肥:齐穗后叶面常量喷施0.1公斤磷酸二氢钾。分蘖肥早施,少施既有利于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也有利控制中期的旺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无效分蘖,促进幼穗的分化发育。适时适量施好穗肥对提高上林率,增加穗粒数十分有利。灌浆后叶面补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养根保叶,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6)科学管理水分。在田间水层管理上,应实行湿润栽秧,薄水返青,分蘖期湿润强根促蘖,寒潮期浅水护秧,田间苗数达设计穗数的70%,即12万左右时适时晒田。秧苗落黄后复水,浅水保孕穗、齐穗。间歇灌溉强根保叶促灌浆的水层管理方式。(7)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防治稻瘟病和螟虫为重点,种子采用药剂处理,移栽前苗床喷施三环唑,实行带药移栽;分蘖盛期和破口期喷施三环唑等药剂各防治一次稻瘟病;施用杀虫单等对路农药适时防治螟虫。同时做好田间其它突发性病虫监测、预报、防治工作。水稻返青后结合分蘖肥的施用进行一次化学除草。在水稻封行前,结合薅秧进行二次人工除草。二、关键技术的创新点和先进性一是针对我县水稻生长后期高温伏旱发生的频率高,导致水稻灌浆期缩短,净光合率降低,对水稻正常灌浆造成严重危害的特点,通过早育早栽,并配套其他技术提早水稻的生育进程,使水稻的扬花、灌浆避开高温伏旱的危害,提高了强化栽培的增产潜力和稻米的品质。从我县在赵家、檀木、石桥的多年多点的试验,播期3月1号,移栽期4月8号,移栽叶龄3叶,齐穗期7月8号,成熟期7月10号,比同范围大面积播期提早15天以上,齐穗期提早10天以上,成熟期提早8天左右,灌浆期延长2天以上。有效的避开了高温伏旱的影响。特别是2006年赵家镇的示范片,—5—该项技术发挥了突出的防灾增产效果,当年是县气象局有记载以来的最严重的伏旱高温,全县水稻大面积严重减产,但示范区却获得了增产。示范片平均亩产593.3㎏,最高亩产742.1㎏。比该镇大面积平均单产402.9㎏,增产190.4公斤,增产47.26%;2009年在石桥镇的示范片,利用此项技术优势及强化栽培后期稳健生长的优势进行了再生稻蓄留示范,使历史从为蓄留过再生稻的该区域首次蓄留再生稻获得成功并获得了高产,据市、县农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测产示范片再生稻平均亩产?㎏。二是深沟窄厢湿润栽培。通过湿润浅栽、薄水返青,湿润生长,充分利用湿润状态下浅表土,通气性好,土温高的优势,加之厢面平整度高,对实现嫩秧早栽,强根早发和水分的调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增强了秧苗的抗寒能力,强化了嫩秧的早发优势,有利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效应的进一步提高。我县3月下旬气温在12°C以上,但不稳定,而土温回升慢,低于10°C。因此要实现旱育早播,嫩秧早栽常规的整田方式无法保证秧苗的正常返青和良好生长,易出现死秧缺窝和僵苗,很难实现早发旺长的目的。(查阅有关资料,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均是在晚稻上推广强化栽培播种、移栽时的气候条件较好。我省其他地区的播种均在三月下旬,移栽也在4月下旬后)。实行深沟窄厢,嫩秧浅植,厢面表土通透性好,氧气充足,在湿润状态下,表土土温高(据测定0~5㎝内连续阴天比5~10㎝土层高2°C以上,比淹水的稻田0~5㎝土层高2.5度以上,晴天下午2点测定分别高6度和9度)。为秧苗的返青成活和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我县试验调查,新根出生的时间在栽后2~4天,平均2.7天。新叶出生的时间4~6天,新生分蘖5~7天。且分蘖快、多。三是肥水运筹的综合统筹,将追肥与水分调控配套运用。具体做法是,当水稻的分蘖达到设计有效穗的70%时,晒田控苗,苗色落黄后,复水追施穗肥。此项技术属我县独创,有利于实现水稻前、中、后期的协调生长。控制中期的旺长,促进后期的稳健生长。确保水稻中后期保持高产的群体—6—结构,使田间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以提高成穗率及灌浆期的光合效率从而提高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粒重实现水稻的超高产。因为强化栽培的早发优势强,据试验调查,5月中旬全田总苗数即超过20万,分蘖的急速增长导致叶面积的迅速扩大,据调查强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封行提早15天以上。因此极宜造成中期的旺长,和田间荫蔽严重。从而中下部叶片及分蘖大量死亡,造成成穗率降低,后期的叶面积不足,光合能力下降,影响幼穗的分化,增加颖花退化不利于穗粒数的增加。因此需要早晒田和重晒田以控制中期的旺长,使叶面积指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维持较长的时间,提高成秧率,使孕穗期保持理想的光合效率。同时为了维持后期的稳健生长,确保灌浆期的叶面积和功能叶活力。提高灌浆期的光合效率,需要适时补施肥料。因此肥水综合调控是最佳的选择。比单一的肥、水调控效果更明显。据调查齐穗10天时,单株功能叶平均达4.2叶。成熟时功能也平均2.4叶。单窝白根108条三、最终的效果—7—该项目从2004年3月起组织实施以来,由于该项目的技术先进、实用、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八年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平均亩产水稻650公斤,粮食总产量3.25万吨,社会总产值7.124亿元,社会纯收入3.2768亿元,亩平纯收入655.36元,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1489.5,投入产出比1:1.85。而且由于提高了对稻田土、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增加了湿地面积,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粮食安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达县农技站2011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