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会背诵、默写二、学习重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代表作:著有《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选》等。毛泽东的诗词多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和革命情怀,富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气势磅礴,雄伟瑰丽。2.背景介绍:《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当时的革命领导人陈独秀看不到革命的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3.关于“词”:(1)词的起源:是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经唐、五代到北宋时期,已达到词的艺术巅峰,俗称宋词。词是从音乐和诗的两个母体结合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音乐和诗两方面的属性。从音乐角度看,它是词曲的词,所以又叫“曲子词”。不同的曲子有不同的曲谱,不同的曲谱填不同的词,所以,词的创作又叫“填词”。古有许多曲牌,其中一部分慢慢也就演变成了“词牌”,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从诗的角度看,词是长短不一的诗句。所以,词又叫长短句和诗余。(2)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3)词的分类:①按字数划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②风格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陆游等。2(二)课前预习1.字音识记沁园春()橘子洲()百舸()廖廓()()携来()峥嵘()()挥斥方遒()()2.解释词语廖廓:沉浮:舸:挥斥方遒:指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十足。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峥嵘岁月: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三)自主解决1.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展现眼前美景的?明确:看到了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绚丽多彩生机盎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万类霜天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竞自由鱼翔浅底——俯视——低景——动景2.下片中哪几个字标志词人由上片的眼前景的描写转入往事的回忆?明确:忆记3.词的下阙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峥嵘岁月稠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昂慷慨,奋笔疾书,激时弊,褒先进,评论国事,宣传真理,向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展开英勇斗争明确: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4.提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明确:上片是旧地重游,下片自然是“游”字引起,由眼前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四)合作探究1.提问: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精彩在哪里。明确:看3①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写出秋色之深浓。(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②百舸争流: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③鹰击长空: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也有这种作用)④鱼翔浅底:“漫江碧透”一句突出了湘江水的清澈,“鱼翔浅底”之“浅”可理解为江水清澈见底,一望而可见之,故曰“浅”,全句可理解为:天空中的景象映射在清澈的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儿游在水中,也仿佛游在空中,故一个“翔”字,便写活了这一景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空间,鱼儿既是在水中游,又是在空中翔。(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2.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思考词人为什么“怅”?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感情?(1925年秋天,当时正是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在共产党内,党的总书记陈独秀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就成了一个迫切问题。)(1)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作为这些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类,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2)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然后类比联想,“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词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重要问题。(3)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3.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①词的上片虽然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②词的下片虽然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一“忆”直贯以下7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五)课堂小结4〈沁园春·长沙〉的意象分析:(1)“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2)《沁园春·长沙》的意象①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山上的“层林”,空江中的“百舸”,间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以壮景抒豪情②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并置式看:山、林、江、舸、鹰、鱼忆:指点、激扬、击水、浪遏辐射式各种景物万类看诗人(我)忆同学少年各种活动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状态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5(六)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chì)遒.劲(qiú)橘.子洲(jú)B.逶迤.(yí)看.守(kàn)沁.园春(qìn)C.磅.礴(pánɡ)中.肯(zhōnɡ)怅.寥廓(chànɡ)D.遏.止(è)当.初(dànɡ)岁月稠.(chóu)【答案】A【解析】B项,“看”应读“kān”;C项,“中”应读“zhònɡ”;D项,“当”应读“d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克敌制胜C.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D.鱼翔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周密详细【答案】B【解析】A项,慢—曼;C项,苍海—沧海;D项,安祥—安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答案】C【解析】C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A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胜,形容朝气蓬勃、富有才华。不能用来形容“学习和生活故事”。B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项,“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4.默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恰同学少年,;,。(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曾记否,,_?【答案】(1)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粪土当年万户侯(3)漫江碧透百舸争流(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61.“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词的赏析。诗歌语言讲究精练,一字传神。鉴赏关键词时应联系全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及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同时注意名词“鞭”的象征意义,兼顾动词“挥”的动态、力度。【答案】“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富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英武的性格特征。2.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