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哈姆莱特一、常识•戏剧种类1、从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2、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3、从题材的时代性来分,有历史剧和现代剧;4、从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本世纪初从欧洲传入我国。话剧以对话为主,以演员的台词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偶尔穿插有音乐舞蹈,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独幕剧:(一般也称“小戏”)篇幅和容量较小,不能像多幕剧那样从容地去组织矛盾、激化矛盾、转化矛盾。它要求矛盾更集中、情节更单纯,结构更紧凑,戏剧冲突的展开迅速,结局也更简捷。我国传统的戏剧不分幕,分幕是从欧洲学来的。•幕:是指舞台前的大幕,拉开一次,算是一幕。每一幕用写实的布景,把时间和空间固定下来。幕是根据剧情段落平均地划分的,大体相当于小说分段,诗歌分章。•场:是每一幕中划分的小段落。分场时,一般不闭大幕,只闭二道幕,换上布景之后,二道幕再拉开。也有只是灯光一灭,再亮之后,布景更动,称之为“暗转”。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句谚语:“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里感知作者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哈姆莱特雕塑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伦敦前生活的地方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的正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暴风雨》是他重要作品。他的剧本多是诗体,他的十四行诗构思巧妙,音韵和谐,意境优美。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代表作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详细作品分类•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插图作品简介《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背景知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三、剧情简介•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迪斯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四、共分为五幕1、深夜显幽灵、先王揭阴谋2、装疯伤情人、演戏巧试探3、寡断失良机、误杀情人父4、海上得脱险、情人断芳魂5、墓地起冲突、悲情大结局五、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演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五、主要角色•哈姆雷特PrinceHamlet——丹麦王子。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克劳迪斯Claudius——丹麦现任国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鬼魂KingHamlet(Ghost)——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乔特鲁德Gertrude——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迪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了克劳迪斯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波洛涅斯Polonius——克劳迪斯的御前大臣。他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雷欧提斯Laertes——波洛涅斯的儿子。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奥菲莉娅(欧菲莉亚)Ophelia——波洛涅斯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霍拉旭Horatio——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翁用他来烘托剧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Rosencrantz&Guildernstern——都是哈姆雷特大学中的老同学。他们被克劳地招来照看哈姆雷特。虽然两人在剧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两人是间谍。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福丁布拉斯Fortinbras——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的过场戏。但他的重要性在于,全剧的最后台词由他说出,似乎象征着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六、《哈姆雷特》著名独白《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来的伟大史诗。以上选段出现在《哈姆雷特》一剧的第三幕第一场,甚称是流芳百世,世人为之倾倒的独白。哈姆雷特在这段独白中,思考并探讨人生。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结果如何呢?课文插图课文插图字词梳理一、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吮舐砧石哀恸傀儡害臊同衾觊觎憎恶赫卡忒二、注意辨析以下词义2、身无长物:ShǔnshìzhēntòngjìyúsàoqīnKuǐlěizēngtè人除自身之外,所拥有的东西极少。形容贫穷或俭朴。1、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坦然;泰然)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整体把握文章选自第三幕第二场“戏中戏”部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哈姆莱特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2、戏上演前,哈姆莱特特意作了哪些安排?3、奸王看戏时有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看戏后呢?装疯卖傻,对奸王、母亲旁敲侧击2、戏前安排亲自导演;安排好友注视奸王;1、演戏目的: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是否有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说明:戏中表现问情节问戏名站起来让人点火把戏后表现奸王:不舒服、发脾气王后:很难过、非常吃惊杀人阴谋被人揭穿结构安排一、戏前安排亲自导演交代朋友哑剧问戏名演出哈姆莱特国王表现戏中戏发脾气二、戏中三、戏后站起来让人点火把问情节不舒服窥出阴谋决心复仇课文分析1.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什么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前来试探究竟,哈姆莱特为迷惑仇敌而装疯卖傻。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2.在这场戏中,主要冲突是否表现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冲突?为什么?不是。因为哈姆莱特的直接复仇对象是国王。他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为主要冲突。奥菲利娅因不明真相并以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而无法与哈姆莱特沟通的矛盾仍从属于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是被人利用。3、冲突双方力量对比上有什么特点?力量悬殊:强大(强大到一个封建集团)弱小(弱小到一个人)4、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坚持个人复仇。结合时代背景,这反映出他思想上有什么特点?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力量的伟大,表现了对人的自我的极大的肯定。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5、戏中,哈姆雷特的内在冲突表现得非常激烈,请仔细阅读“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对白,说说激烈的冲突来自于哈姆雷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如何?这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生存与毁灭思虑与行动他选择生存,在是否复仇的激烈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行动与坚持。性格特点:在面对巨大的挫折时,他敏感、善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