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示例3第一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案示例3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判定。(2)培养学生的地球空间概念。【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橡皮泥等。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长胡子(用纸剪)、望远镜、古代帽子(用纸叠)、锄头等。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篮球、乒乓球、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图片。【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现重要环节。学生扮演大球和小球,通过对话形式完成对地球大小的表述。及时鼓励表扬纠正并及时表扬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动手制作小地球仪指导,并在全班展示纬线和经线观察地球仪,讨论、交流、对比、归纳、总结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利用经纬网定位思考,回答问题,练习提问,纠正、辅导。【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都会产生这些问题:地球有多大?地球究竟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共同来讨论有关地球的话题。板书: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学生旁白: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狭小,眼光短浅,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世界。学生表演:(学生A戴一顶帽子,留着胡子,手拿锄头,装扮成古代人在人烟稀少的旷野地里劳动。休息时,手撑锄头把,摸一下长胡子)唉!这大地真平呀!就像一个展开的棋盘。这天空又圆又大,简直就是一口倒扣在大地上的巨大的锅,真是“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啊!旁白:后来,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天圆地方”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表演:(学生B装扮成一个爱好游山玩水的古代人,踱着方步)哈哈!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感觉大地并不是直觉的那么平整,这大地好像是一只倒扣的大盘子,天空像一顶半圆的斗笠,真是“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啊!旁白:很多人又对这一观点产生了怀疑。后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关地球形状的自然现象。一天,两个小朋友在海边玩耍,突然发现了这样的情景:表演:同学C:小明,你看那是什么?同学D:那是不是船的桅杆啊!C:桅杆?那船身呢?D:别着急!C:出现船身了!越来越明显!是不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啊?!D:是的。旁白: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发生了月食现象,不少人都在观察这一奇观!表演:同学E:姐姐,你看!月亮怎么被遮住了一部分?同学F:那是地球的影子!E:影子?为什么呈弧形?F:那说明地球的形状有可能是圆的吧!旁白:从海边观看船帆到月食发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人们对大地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航行。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表演:学生G:哈哈!我就是麦哲伦,我有雄心壮志。我准备率领我拥有二百多名探险队员的庞大的船队,分乘五艘船,一直向同一个方向航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继续下去。旁白: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成功以其自身的实验证实了大地确实是个圆球。(学生H装扮成宇航员的样子,手拿望远镜,正对着挂在墙上的地球卫星照片)表演:看!那不是地球吗?!蔚蓝色的,太圆了!真美!旁白:同时,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并且发回了大量资料,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过渡: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板书:二、地球的大小准备一蓝球(代表地球)和一乒乓球,上边贴上或画上人的面像,放在讲桌上。表演:学生J:这真是个“庞然大物”,我想与它比比大小!学生I:你是谁?那么小!敢到我的面前“耍大刀”。J:(真倒霉!被它听见了!)我小吗?但我“短小精悍”。你说你大,你哪儿比我大?I:我身材比你大多了!你小不点还敢跟我比?!J:你身材大,你说具体点!I:我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我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我的周长约4万千米。教师强调: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教师小结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