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书目名称:《六祖坛经讲话》一·作者简介释星云,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出家。1945年入栖霞寺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二·内容提要《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本书基本以慧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行由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主旨在宣称人皆自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心性观;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的修行观;解脱途径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三·推荐理由“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六祖坛经》被视为是一部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力量。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禅学的伟大著作。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现代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冲破了世间、出世间的界限,主张“佛示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教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依自性般若之智,从各种困境中摆脱出来,获得精神的升华和超越,把理想的目标落实到当下的现实生活。四·精彩章节摘录“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不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闇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目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破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五·学员书评邂逅《坛经》佛家讲缘,一切随缘。而我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坛经》,这应该就是缘吧!《六祖法宝坛经》是佛教禅学的一部宝典,不但在佛教里面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被我国钱穆博士推为研究中华文化的必读之书,西方人瓦茨氏也认为《坛经》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坛经》是慧能大师的言行录,由弟子法海集记,一共分为十品,分别是行由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行由品是六祖慧能大师自述其自身家世,参礼五祖,悟道受法以及弘法传道的种种历程。行由品中六祖告诉听众的第一句话就是“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也是坛经最重要的精华,六祖指出: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就能够成佛。然而,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才能直了成佛?只要恢复本来清净的心,岂不就是成佛了吗?这就要靠有心人用心参究,追求自己内心的答案。也就是说,想要成佛不难,首先找出什么是本来清净的心,不但要找出来,而且要自我肯定,这样才会直了成佛。随后,六祖慧能大师向听众们讲述了自己的求经之路。从开始他与五祖的对话之中,我们就能看出来慧能的佛性,五祖担心旁人妒忌他对他不利,所以令他退居后院,参与杂务,劳务,与大家一起生活,修福德,种福田,这也是佛家众生平等的体现。在因缘成熟之时,五祖欲将佛法心印传承下去,召集所有弟子,告诉大家“世间众生在生死苦海里沉沦,如何解脱生死才是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整天只知道修福,却不知道如何脱离生死苦海,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迷而不觉,只是修福,又怎么得度?”我们普通大众有何尝不是如此,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很容易迷失自己,若心无旁骛,执着追求自己真正所需要得,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神秀与慧能分别做偈,两首偈的相互比较,更是一场佛法的辩论。神秀把偈写好之后“数度欲呈”,好几次都想要到堂前呈给五祖,可每次想要呈送的时候,心中却恍惚无措,不知道是送还是不送,心中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最后将自己所做的偈写到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体好像菩提树一样,心宛如一面镜子,菩提树要浇水,拔草,才会长的茂盛,将来才会结果,心也要时刻保持澄净,不能让它沾上灰尘,五祖看到这首偈,知道神秀没有入门,没有见到自性。慧能听到这首偈就知道没有见到自性,他虽然不曾蒙受教导,但早已识得佛法大意,于是也做偈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这首偈已经超越物相,直接从心性来讲,明白地显示菩提是什么心境。菩提就是我们的觉心,本来就没有树,是空性,觉性。既然没有物相的束缚,有怎么会有尘埃,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修佛之人还是普通大众,不要被外界之物所羁绊,追求心中的方向。之后,六祖讲述了自己得法传佛的过程。得法之后,六祖慧能的经历可以说是灾难重重,众人争夺衣钵,隐藏在猎人队伍之中,韬光养晦,以待机缘。经过一番磨砺,自觉时机因缘已经成熟,便离开猎人队,开始弘扬佛法。般若品一开始就回答了人人皆有佛性而佛与众生却有差别这个问题,“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为什么会有迷悟不同呢?坛经里把人分为上根之人和小根之人,上根之人为大智人,一闻上乘佛法,顿时开悟,而小根小智人,执着邪见,所知障重,烦恼根深,闻法而不悟,就像密云遮蔽了日光,没有风来把云吹散,日光就不能透现出来。这一章慧能主要讲解“摩诃般若波罗蜜”,即大智慧到彼岸,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这告诉我们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却不能认识自心本性中的般若,不能得见自性,终究无法受益。这也和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眼到,口到,心到”“知行合一”有相同之处。摩诃是大的意思,茫茫世界,何其大也,包含万物,客观世界如此之大,而人心更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万物,修佛就要修心,寻求自性,而万法就在每个人的自性之中。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这里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大师慧能解释道“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于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里的大智慧是一种指导行动的大智慧。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即离生灭,脱离生死的解脱。我们常说彼岸花开,其实彼岸并不一定有花,彼岸是我们的一种寄托。心若执著外境,就有生死现起,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是此岸,心如果不依附外境,就像流水经常畅通无碍,生灭便无由现起,这就是彼岸。我们知道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应该知道怎样才可以做到。慧能强调的是心口相应,不要口念而心不行,并开示说“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般若行,般若智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喜怒哀乐中去修,去参,去行,就是这个真性。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高上,最第一的佛法,我们应该运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变贪嗔痴为戒定慧,见性成佛。六祖慧能还告诉我们,“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一切经典,文学,都是因人施设,由于智慧本性,才能建立。没有世人,也就没有万法,无论智人愚人,都应虚心学习,追寻觉悟,顿悟菩提,见识本心,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寻找正路。我暂时只读了行由品,般若品两章,虽说读的时候有很多部分难以理解,但还是有所领悟。《坛经》一书对我们的启示远非这些,我会继续阅读,探索佛的奥秘,领悟禅的精髓,修心养性。正如古人所说“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坛经”。李泊龙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