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各论(下)》习题参考答案生理学内容习题答案:[神经系统]一、选择题1、B2、C3、D4、A5、A6、C7、C8、E9、C10、B11、C12、D13、C14、B15、B16、C17、B18、D19、C20、A二、填空题1、双向传导;相对不疲劳性2、突触前膜;突触后膜3、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4、四;,,三、名词解释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该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一些小离子,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增高而导致膜的去极化。2、牵涉痛:内脏疾病时,常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3、去大脑僵直: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四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立即会出现全身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种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4、骨骼肌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四、问答题1、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答: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突触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动作电位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Cl-等小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2、什么是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答: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的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轴突发出侧枝,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向大脑皮层广泛区域投射的系统。两者区别归纳如下: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人冲动接受各种特定的感觉冲动接受脑干上行激动系统冲动传人神经元接替数目少多丘脑换元部位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传导途径有专一的传导途径无专一的传导途径投射部位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相互关系为非特异性传入冲动的来源为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基础生理作用产生特定的感觉,触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易化大脑皮层活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觉醒状态3、何谓脊休克?主要表现是什么?脊休克产生和恢复说明什么?答:(1)脊休克是指脊髓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2)主要表现是: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减退或消失,以上功能活动在脊休克过去后可部分恢复,但不能很好适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此外,离断水平以下的知觉和随意动作能力将永久丧失。(3)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脊髓可以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活动,但正常时它们的活动是在高位中枢控制下进行的。在脊休克过去后,如果某反射活动增强,则说明平时高位中枢对其有抑制性控制;如果反射减弱,则说明平时高位中枢对其有易化性控制。4、当基底神经节受损时可出现哪些症状?试分析其产生机制。答:基底神经节受损时主要出现两类不同的症状(1)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如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常伴有静止性震颤。该病病因是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受损。(2)运动过多而肌紧张降低,如舞蹈病。主要症状是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作,伴肌张力降低等。其病因是双侧新纹状体病变,新纹状体内GABA能神经元变性或遗传性缺损,引起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直接通路活动相对增强,因此大脑运动皮层活动增强,导致运动过多。[内分泌系统]一、选择题1、E2、C3、D4、B5、B6、D7、E8、B9、A10、B11、C12、C13、A14、A15、C16、D17、D18、B19、C20、D二、填空题1、血管加压素;催产素2、侏儒症;肢端肥大症3、促进;抑制4、脑;长骨5、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三、名词解释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2、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腺垂体的活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3、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4、应激反应:机体在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惊吓等)时所作出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主要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并产生一系列反应,以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和生存能力。四、问答题1、激素有哪些共同特点?其作用原理如何?答:激素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作用原理:(1)含氮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激素(第一信使)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G蛋白变化→效应器酶活性变化→cAMP、IP3、DG或Ca2+等(第二信使)浓度变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2)类固醇激素作用的基因调节学说:类固醇激素分子小,且具脂溶性,易通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内特异性受体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启动或抑制DNA转录过程,促进或抑制mRNA的形成,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生理效应。2、试述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在功能上的联系。答: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可合成血管升压素(主要由视上核产生)和催产素(主要由室旁核产生),这两种激素与神经垂体激素运载蛋白结合,沿下丘脑-垂体束以轴浆流动的方式转运至神经垂体。当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时,神经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引起神经末梢去极化,使激素释放、并进入附近的毛细血管。因此,可以把神经垂体看作是下丘脑的延伸部分,是贮存和释放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神经激素的部位。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可合成和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轴突运送到末梢,与垂体门脉系统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接触并将激素释放入垂体门脉系统,再由血流带到位于腺垂体的第二级毛细血管网,从而调节腺垂体的活动。目前已知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有9种,它们是TRH、GnRH、CRH、GHRH、GHRIH、MRF、MIF、PRF和PIF,分别对腺垂体7种内分泌细胞的活动起兴奋或抑制作用。门脉系统中血液不仅可由下丘脑流向腺垂体,还可反向流动,因此,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3、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发挥作用?答:促进生长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和雄激素。(1)生长素:在机体生长方面起关键作用。它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体内所有组织生长;能刺激肝脏产生生长素介质,使软骨骨化和软骨细胞分裂,基质增殖,骨骼生长,使人体增高。(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脑和长骨的发育。生理剂量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还与腺垂体分泌生长素有关。(3)胰岛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贮存的作用。(4)雄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肌肉和骨骼以及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4、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答:糖皮质激素的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有作用。①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生成肝糖原。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皮质醇有较弱的贮钠排钾的作用,还可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有利于水的排出。(3)对血细胞的影响: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并在多种其它激素参与下,增强机体抵抗力。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作用。[生殖系统]一、选择题1、C2、E3、B4、B5、C6、E7、A8、D9、E10、C二、填空题1、22+X;22+Y2、雌;孕三、名词解释1、排卵:当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后,其中的卵细胞在LH等多种激素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成熟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泡液被排出卵泡,此过程称为排卵。2、着床: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的过程,称为着床,包括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四、问答题1、简述睾酮的生理作用。答:睾酮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①影响胚胎发育,在雄激素诱导下,含有Y染色体的胚胎向男性方面分化,促进内生殖器的发育,而双氢睾酮则主要刺激外生殖器发育。②维持生精作用,睾酮自间质细胞分泌后,可进入支持细胞并转变为双氢睾酮,随后进入曲细精管,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过程;③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④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及红细胞生成等。2、试述月经周期中血浆GnRH、FSH、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答:卵泡期开始时,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对腺垂体的FSH与LH分泌反馈抑制作用较弱,于是,FSH分泌增加,LH分泌亦随之增加。FSH可刺激卵泡发育并增强雌激素的分泌,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的雌激素达高峰。在其正反馈作用下,下丘脑GnRH的分泌增强,进而促进腺垂体LH与FSH的释放,血中以LH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形成LH峰。在LH峰的作用下诱发排卵。在黄体期,LH促进黄体细胞增加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分泌,血中孕酮与雌激素的水平迅速升高,一般在排卵后5~10天出现高峰期,以后开始降低。黄体期高浓度的孕激素与雌激素抑制下丘脑GnRH和腺垂体LH及FSH的分泌。若不受孕,黄体寿命为12~15天。随着黄体的退化,血中孕激素与雌激素的浓度明显下降,导致腺垂体FSH与LH的分泌又开始增加,重复出现下一个周期。病理生理学内容习题答案[应激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一、单选题1、B2、A3、D4、E5、B6、D7、E8、E9、C10、D11、A12、B13、E14、A15、C二、填空题1、外环境物质因素;机体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3、感染;严重创伤。4、单向速发型;双相迟发型。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三、名词解释1、应激: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应激原)刺激时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2、热休克蛋白(HSP):应激时(如环境高温)胞内合成一组功能性蛋白,属非分泌性蛋白。具稳定细胞结构,维持细胞功能,提高对应激原的耐受性作用,也称“应激蛋白”。3、应激性溃疡: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变化。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指在各种急性危重疾病时,某些器官不能维持其自身正常功能,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此时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状况。5、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或MOF):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衰竭。四、问答题1、简述应激时体内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答:应激时体内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为篮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强烈兴奋,前者外周效应激素变化为肾上腺髓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出现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和血糖升高等反应;后者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醇分泌增多,出现加强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升高血糖、抗炎和抗过敏等反应。2、试述热休克蛋白(HSP)的生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答:应激原(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