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案例张良军吉林省安图县第一中学邮编133600电话13944311979一、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二、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前面非生物因素的知识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前面种间关系的知识密切相关,要注意知识的迁移。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结构基础,是后面生态系统功能学习的基础。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如下目标:1、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能力方面与学生共同提高观察、阅读、分析、归纳、推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志奠定基础。四、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②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③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①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③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五、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①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②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境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六、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七、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依据自然景象,导入新课展示“土壤与生物”图片,欣赏和谐景象;联想有些农田的板结现象。观看幻灯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心理学认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提出课题,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图片展示,回顾概念展示6种类型生态系统,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组成要素。练习巩固,指导解法。观看幻灯片。认识生态系统。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主动探索、师生交流、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1、小组汇报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的调查结果。质疑:2、你调查的生态系统中除了水外,还有哪些非生物的成分?它们能没有吗?3、每种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什么?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方式。4、阅读教材,分析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将它们进行归类。展示生产者、消费者、汇报调查结果。踊跃发言。说出生物体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倾听概念、阅读教材、对教材信息处理。倾听讲解、观察说出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分类作铺垫。讲解营养方式概念,降低难度。学生自学、思考对生态系统成分归类。对教材内容观察、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必须经过知识的“同化”阶段。阅读是终身学生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培养深入本质,抓关键、抓条理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一步利用图分解者个案分析。习题训练:1、有人说,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讨论。2、某正方观点认为: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而反方认为,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辩论。图文。思考、汇报。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辩论。适当补充、归类,有利于理解掌握。应用概念,全面分析。回顾知识,激发兴趣。澄清模糊认识。文,创造情境,开展教学。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形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要经历“顺应”过程。辩论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方式,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促进构建“学习团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探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质疑:5、该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你能尽可能多地写出该系统中的食物链吗?教师并讲评。质疑:食物链、食物网相关知识。展示食物链、食物网内容小结。展示巩固训练。学生书写食物链。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完成。通过学生的书写,肯定正确,讲评存在问题,使学生认同食物链的构成。形成对食物链、食物网组成、功能等方面认识。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面向全体,调动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生成认识结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完成探究学习。刺激形式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广度和浓度。引导质疑,合作学习,建构生态系统模型质疑:6、根据以上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7、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有联系吗?8、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有联系吗?如有,看谁说学生回答。为概念形成、模型建构作铺垫。“联系”与“思考”是建构主义意义构建的关键。教师的积极引导,不断启发,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内化,为知识的“顺应”打下基础。八、教学课时:1学时九、教学准备:本课容量大,学生参与的活动多。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前教师还要多媒体课件以备课堂教学需要。十、板书设计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十一、教学反思1、新教材体系、设计的合理完整,遵循了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师生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相互合作。3、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认识它的利与弊。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中找到平衡点,发力点,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以上是本人对本节内容的肤浅认识,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得多。布置任务: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各成分关系,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组讨论、绘制、张贴模型、完善。学生朗读生态系统概念。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成概念。认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总结知识,拓展探究展示概念图,质疑农田板结的原因、后果及对策。鼓励学生制作小生态瓶。填写概念图,思考、作答。课后制作小生态瓶。回顾与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技能,丰富情感。形成知识体系。前呼后应。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机环境光合作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残枝落叶尸体、粪便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呼吸作用食物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