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2页《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整理题记:各位同学,本部分内容是根据《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考试说明》编制的考点解读,请各位同学认真、有序、装订好,保管好,更主要地是要把这部分内容牢记在心,这是我们冲击2012年小高考的基础。也是我们向A冲击的最有力武器,我们各位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到最后,开始行动吧,疯狂地背吧!考点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1、世界观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自发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与世界观关系区别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3、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联系1、二者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理论等),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考点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区别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1、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3、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考点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具体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考点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A)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A、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特别提醒: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第2页共12页B、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A、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可知论)B、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是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考点五: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考点六: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仅是一种宝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考点七: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B.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天、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道、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例如: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考点八: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它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考点九:世界的物质性(A)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几种正确的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考点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即物质离不开运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运动离不开物质)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化学运动的载体是原子、离子;生物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是人脑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第3页共12页考点十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1)静止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二是说物质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区别:①二者含义(略)②性质不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等)考点十二: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1、规律的基本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理解:规律不是永恒存在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变化了,规律也会发生变化。我们要在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考点十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1、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考点十四: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映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因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仅有人脑,离开客观存在,不能产生意识.生成意识的原材料是客观存在。(内容)注意: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客观存在要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意识是实践的产物。(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第4页共12页(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注意: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小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考点十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1)原理依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起码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考点十六: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1.实践的含义:(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区别于纯主观的认识活动)①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性活动)实践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