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诗词成语典故类试题专项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诗词/成语/典故类试题专项训练2012.12.25班级姓名组别得分1.“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3.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名句主要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动力C.创新是文化的源头活水D.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4.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6.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7.《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8.“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9.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2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0.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1.下列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天不变,道亦不变B.理生万物C.心外无物D.气者,理之依也12.“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一说法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4.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1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6.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徒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盛。从产品和市场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B.随着环境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创造需求C.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规律也发生了变化D.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17.“月有阳晴圆缺,人在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18.“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19.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3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1.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2.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25.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6.“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27.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规律是客观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B.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C.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9.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才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30.“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4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31.“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32.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33.《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3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存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3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36.“满招损,谦受益”。这说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37.“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38.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标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9.鲁人身善织屦(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事物发展的方向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4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5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D.要爱护环境4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物极必反,暗极则光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4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实践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3.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44.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5.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看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①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③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