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知识介绍什么是戏剧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可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等。基本特点: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一、了解有关戏剧常识1、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戏剧文学?戏剧(舞台艺术)提供基础实现价值戏剧文学(剧本)2、剧本通常包括哪两面个部分?舞台提示+人物台词比如:(农民赶驴进城,遇到无赖)无赖:吃饭没有?农民:吃了。无赖:我问的是驴。农民:(转身对驴子就是两耳光)他妈的,城里有亲戚也不说一声。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1564—1616年学习目标1、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梗概。2、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3、把握人物关系。4、培养鉴赏戏剧能力。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剧作家。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他的戏剧在欧洲发展史或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悲剧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莎士比亚故居《威尼斯商人》剧情梗概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戏剧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各是什么关系?话剧剧照原著插图安东尼奥夏洛克造型夏洛克和女儿公爵法官原告夏洛克律师鲍西娅安东尼奥被告朋友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尼莉莎(书记)一磅肉剧中人物本文以何处为转机,分为前后两个半场?两个半场分别以哪位剧中人物为主?1、这场戏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前后两半。2、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他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3、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她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这出戏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这出戏围绕着“一磅肉”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其冲突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冲突。仁爱友谊仁慈对比贪婪残忍狡黠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一磅肉”借约安东尼奥夏洛克退让执意讨论:1、鲍西娅怎样多方劝说夏洛克,给了他妥善解决纠纷的三个台阶,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绝的?2、鲍西娅如何按照法律断案,夏洛克又是怎样节节败退的?3、这场戏的结局如何?细读鲍西娅夏洛克的斗争过程,鲍西娅夏洛克以仁慈方式结案照约执行处罚以三倍于本金的钱偿还只等着执行原约请外科医生为他堵住伤口约上没有这一条(转折)不准流一滴血,不准超过或不足一磅照约上的三倍数目还不能接受其他赔偿把我的本钱还我履行原约不打这场官司了结局:财产充公,性命听公爵发落步步得势节节败退斗争的过程(退)(退)xi夏洛克复仇心重惟利是图冷酷狡诈聪明机智仁慈善良行事果敢夏洛克割一磅肉鲍西娅输赢对比从本剧的后半场来看,夏洛克和鲍西娅各是什么样的人?剧作家在刻画他们的时候用了什么写法?安东尼奥珍重友情重义轻利临危不惧慷慨助人其他人物形象分析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不懂得斗争策略软弱妥协葛莱西安诺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戏剧赏析戏剧中的对话是展现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欣赏剧作,要学会品味人物的语言。1、鲍西娅的语言中,你最欣赏的是哪几句?为什么?2、夏洛克的语言中,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是哪几句?夏洛克在前半场舌战中,有时用反诘方法进行反驳,有时冷嘲热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语言却很鄙俗,充满商人口语,如“耗子”、“张开嘴的猪”、“忍不住要小便”等,而判决后,处处不离一个“钱”字,表现了他拜金主义的本性。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精辟、深刻、动情,比喻、排比、对比修辞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鲍西娅语言充满智慧,富有诗意和哲理,表现出她的聪敏机智。夏洛克语言粗陋庸俗,满口商人腔调,表现出他的贪婪残忍。人物语言精彩2.安东尼奥的话,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给人一种艺术美感。1.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诙谐幽默3.葛莱西安诺借用夏洛克的话称赞鲍西娅,也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则令夏洛克无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感受和归纳本文的语言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哥德说:“莎士比亚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是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般的流畅的特点。词汇之丰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见的。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是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情节紧张曲折,扣人心弦巧用夸张、穿插、对比仁慈与残忍、友谊与仇恨、复仇与报应、宽容与凶残、善良与邪恶的对比剧本特色指出下列各句是谁说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⒈你这样没有慈悲之心,将来怎么能够希望人家对你慈悲呢?这是公爵说的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想引起夏洛克对“慈悲”的思考,从而引导他放弃“一磅肉”的要求。⒉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这是夏洛克说的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说明钱对他的重要性,活画出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的典型性格。主题思想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谴责仇恨和残忍赞美友谊和仁爱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世界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莫里哀的《悭吝人》阿巴贡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葛朗台果戈理的《死魂灵》泼留希金《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