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二章-生理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生理基础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第二节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第三节生长发育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一、运动系统二、呼吸系统三、循环系统四、消化系统五、排泄系统六、内分泌系统七、生殖系统八、神经系统九、感觉器官一、运动系统——动作的执行者(一)什么是运动系统(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卫生保健(一)什么是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各系统的配合下,对身体起着保护、支持、维持姿势和产生各种运动的作用。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1、骨:人体共有206块骨头,骨与骨互相连接,构成人体支架,维持身体的姿态和姿势,并保护着内部的脏器。如:颅骨和肋骨。2、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为骨连结。因为人体各部分骨的功能不同,骨连结的方式也不同。骨连结不动连结微动连结关节(1)、不动连结:颅骨(图:颅骨连结)(2)微动连结:椎骨(图:脊柱)(3)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3、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可以受意识支配,附着在骨骼上.但如肠道等上的平滑肌则不受意识控制.这是骨骼肌的一个特点。(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婴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1)骨骼在生长:(为什么长高?)人体四肢的骨头形状细长叫长骨,人长个子主要是由于脊柱和下肢长骨的长度增加了。3岁前的儿童,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充分的被吸收利用,就会得佝偻病(软骨病)。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2)腕部的骨头腕骨:——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注意:力量不足,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难。不宜长时间作业。(3)髋骨骨盆的组成部分,包括髂(qia)骨、坐骨、耻骨。(骨盆结构:骶骨、尾骨、髋骨)特点:成人的髋骨已经长成一块严丝无缝的骨头,而小儿的不是严丝合缝,借助软骨连接,容易因外力而发生错位、损伤。注意: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4)骨头的成分和特性小儿的骨头就像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这主要是骨头内所含的成分不同。骨头的化学成分,除了水分之外,还有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骨的成分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脆性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韧性水成人的骨头中无机盐约占三分之二,有机物占到三分之一,而小儿的骨头中无机盐和有机物个占二分之一。所以,小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无机盐有机物特点成人2/31/3硬度大、弹性小儿童1/21/2硬度小、弹性大(5)脊柱:脊柱生理性弯曲: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作用:具有弹性,缓冲震动,保护内脏和大脑,更能负重。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容易引起:后凸、前凸、侧弯等。幼儿园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标准坐姿2、关节和韧带(1)关节:结构不同,所以活动范围及牢固程度不同。注意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婴幼儿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脱臼。(2)足弓: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老年后脚变大,因足弓塌陷,象赵洲桥。脚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小婴儿胖乎乎的脚底板是平平的,不算扁平足,到会站、会走以后才渐渐形成脚弓。产生平足的原因主要是幼儿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学走路时运动量不合适,方法不适当或鞋不适合儿童。这些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扁平足的矫正方法:①“脚尖走、脚跟走”训练(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②坐姿训练:“脚掌夹乒乓球”训练。③严重的扁平足鞋要特制。3、肌肉容易疲劳:小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较少。肌纤维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不如成人,因此容易疲劳。但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恢复疲劳比成人快。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如小儿会跑、会跳了,可是要让他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肌肉发育的早晚不同有关。(三)幼儿运动系统卫生保健1、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坐、立、行姿势2、合理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供给充足的营养,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4、衣服、鞋子应宽松适度5、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二、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一)什么是呼吸系统(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一)什么是呼吸系统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为气体的传导部分。肺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经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细胞氧气,同时又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再经循环系统运送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鼻还是嗅觉器官。鼻还是嗅觉器官。2、咽: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是三岔口。会厌软骨在吞咽时盖住气管入口,以防止食物滑入气管。小孩会厌软骨反应不灵敏。因此异物容易入气管导致疾病,应特别注意饮食。详见消化系统3、喉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呼出的气流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若发音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表示声带发生病变。4、气管气管上与喉相接,下入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灰尘、微生物被粘液粘裹,经纤毛的运动,被扫到咽部,吐出来就是痰。痰是呼吸道的垃圾。因此小孩既不能咽痰,也不能随地吐。5、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完成“吐故纳新”的任务。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强度有关。(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1、鼻腔狭窄易发生鼻阻塞婴幼儿鼻腔狭窄,黏膜薄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容易受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就会使鼻子不通气,以致影响睡眠和进食。护理感冒的病儿,要按医嘱给病儿用滴鼻药(如麻黄素溶液),鼻子通气了,才能吃饭香、睡觉踏实。2、睡觉打鼾要查查鼻咽小孩鼻腔后壁的淋巴组织发炎,把鼻腔的通路堵住了,空气不能流通,小孩睡熟以后就鼾声大作。用口呼吸的危害:白天精神萎靡,开唇露齿,漏斗胸,消化不良。注意:小儿打鼾,查查鼻咽。3、教会幼儿擤鼻涕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因为鼻腔里有一条条“暗道”与“邻里”相通。如鼻泪管与眼相通;耳咽管与中耳相通等。如果擤鼻涕时太用劲,就可能把鼻腔里的细菌挤到中耳、眼、鼻窦里,引起中耳炎、鼻泪管炎、鼻窦炎等疾病。4、保护嗓子婴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如果经常喊叫或扯着嗓子唱歌,不注意保护,金嗓子将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变成“哑嗓子”。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在有较大尘土或冷风的环境里唱歌;唱适合儿童的歌;注意饮食;感冒后若上呼吸道感染多喝水,少说话。5、呼吸特点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原因: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肺的容量也小,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到胸部在运动。观察幼儿的呼吸次数,要观察腹部的起伏。(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严防呼吸道异物4、保护幼儿声带作业1、户外活动时,小朋友比赛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小女孩婷婷得了第一名,虽然当时屁股有点疼痛,但由于太高兴了没在乎,回家后,情况严重,妈妈带她看医生。原来是活动不当,髋骨发生错位,出现了“青枝骨折”现象。你能向婷婷妈妈做些分析和说明吗?2、现在很多小孩子喜欢唱成人歌曲,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三、循环系统(一)什么是循环系统(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婴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一)什么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动脉血是经过肺脏气体交换后含氧气较多的血液。静脉血是通过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后含CO2较多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运输血液和淋巴,通过血液和淋巴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和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废物带至肺、肾、皮肤等器官而排出体外。另外还有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等作用,因此,循环系统对保证人体内环境平衡和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循环系统包括: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大循环:心脏与全身(除肺泡毛细血管)所有器官的血循环小循环:心脏与肺之间的血循环。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循环1、心脏①心脏的外形及位置:大小约等于拳头大小。外形象一个倒置的桃,心尖部略朝左。心脏大部分位于胸部正中,因为心脏收缩时有一个向左旋转的力量,因此用手摸胸部左侧能感到心跳。②心脏的内部构造心脏上部叫心房,下部叫心室。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在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使之不能相通。因为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再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吐故纳新”;而左边是肺里的干净的、充满氧气的血液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左心室进入动脉到全身。因此可以说心脏右侧是“脏血”,左侧则是“新鲜血”,彼此不能相通。2、血液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血细胞的功能:①红细胞过去也叫红血球,呈圆盘状。由球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叫血红蛋白,过去也叫血色素。贫血时红细胞数量会减少。里面所含的血红蛋白数量也会减少。②白细胞可分为噬中性白细胞、噬酸性白细胞和噬碱性白细胞。噬中性白细胞最为重要,它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或病毒。吞噬了细菌的白细胞即脓细胞。通过检查白细胞数目还可以诊断感染物类别。③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1、心脏2、血液3、淋巴系统1、心脏: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婴幼儿因为心肌薄弱,心腔小,新陈代谢旺盛,心跳要比成人快。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脉搏测量位置:挠动脉2、血液①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儿童时期,血液量(指在全部循环系统中所有血液的总量),随着年龄增长很快。刚出生幼儿血液量约300毫升,1岁幼儿的血液量约600毫升,10岁的孩子血液量约2000毫升血液总量增加,造血需要的原料也随之增加。造红细胞需要的原料:蛋白质和铁,如果缺

1 / 1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