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矿物:天然形成的屋脊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相对均一、固定。一般为结晶体,少数为非晶体(胶体)。2.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为上升盘而形成的断层组合3.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两侧为下降盘而形成的断层组合4.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层状构造。5.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6.矿床:指可开采有用矿物的富集体。7.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8.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壳运动。9.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运动。10.河漫滩:在一般年份河流高水位时,河水泛滥能淹没的谷底部分。11.河谷阶地:分布在河床两侧成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12.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石膏、卤素岩等)以溶蚀为主,以流水冲蚀、潜蚀和机械崩塌为辅的地质作用。13.潜蚀作用: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机械侵蚀和溶蚀作用。14.泥石流: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15.洪流:片流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水便集中到低洼的沟中流动。16.河流:暂时性流水(面流、洪流)流到低洼沟谷中获得地下水补给,形成经常性流水。17.流域:地面流水直接流入同一条河流的区域。18.水系:流域内河流汇集成的水网。19.冲积:河流沉积的碎屑物质。20.河谷:河流侵蚀出的槽形凹地。21.河床:河水占据的沟槽。22.侵蚀基准面:下蚀作用的极限。23.溯源侵蚀:河流的源头下蚀力导致河谷后退,这个过程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也叫向源侵蚀。24.自由河曲:平原上弯道可以自由发展的河流;其结果是使河流长度增加、坡度降低、流速降低。25.河流的搬运能力:在水流作用下搬运地表物质的过程。26.心滩:河床中间的沉积地貌,平水位时高出河水面,洪水期被淹没。呈梭形,长轴平行于水流,表面略有起伏。27.边滩:位于弯曲河床凸岸的水下堆积物,成为河床横剖面上相对高起的部分,在枯水期常露出水面,在河口区露出水面又称沙咀。28.三角洲:河流在河口沉积使河床坡度变缓,河流便散开成无数分流,沉积成的地貌,外形像三角形,故叫三角洲。29.坡流(片流):大气降雨后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上回承德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溪流。30.准平原:一个地区的地面在经长期的侵蚀和剥蚀之后,所形成的起伏和缓,但还保留一些孤立残丘的近似平原的地貌。31.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32.层流:水质点在流动过程中相对位置保持平行的水流。33.紊流:天然河道的水流一般均属紊流。34.牛轭湖:截弯取直洪水期间,截弯取直,废弃的原河道变成湖泊,因其外形如牛轭,故称为牛轭湖。35.类质同象:在一定结晶条件下,矿物晶体中部质点的位置被另一种化学性质相似的质点所代替,但不破坏本身的结晶格架,这种现象被称为类质同象36.同质多象: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37.岩浆的同化作用:热岩浆对冷围岩的吞噬与化学作用,最终使围岩成为火成岩的一部分。38.岩浆的分异作用:指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39.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40.物理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岩石释重和温度变化。此外,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盐类的结晶与潮解等,也能促使岩石发生物理风化作用。41.化学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可产生新矿物的过程叫化学风化作用。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和氧。42.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43.风化壳:被风化的岩石圈表层。44.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的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过程。45.地槽:地壳上的槽形坳陷。地槽具有以下特征:呈长条状分布于大陆边缘或二大陆之间,具有特征性的沉积建造并组成地槽型建造序列,广泛发育强烈的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强烈,区域变质作用发育等特征。46.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47.褶皱构造: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受力后发生塑形变形的结果。48.断裂构造:当岩层受力后,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移位和断裂49.黄土: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节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50.多层地形:是一个地区,从低的水面到附近最高的山地,在水平距离较短的地形横剖面上,由多级阶地(海岸阶地、湖岸阶地、河流阶地)和多级山地夷平面以及多层溶洞、多层洪积扇组成的阶梯状地形。51.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52.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53.坡积裙: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它的动能不足以搬运所携全部泥沙,而将泥沙堆积下来,成片的坡积物围绕着坡麓分布,形似衣裙,故称为坡积裙。54.洪积扇: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体积较大而坡度较小者称为洪积扇。55.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56.残积物:残积物指地表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根据风化作用方式和风化作用强度的不同,残积物可分为机械风化残积物和化学风化残积物两类。前者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组成;后者主要由化学风化形成。57.冲积物: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58.坡积物:当坡地上端的分水岭以及坡面上受到片蚀作用,被冲刷的岩屑物质搬运到下坡地段沉积下来。59.洪积物:由洪水堆积的物质。60.冰碛:在冰川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61.块体运动:坡地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运动的过程。62.崩塌:陡峻坡上的岩块、松散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已急剧骤发方式脱离基岩向坡下垮落,并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碎屑堆。63.滑坡:位于斜坡上的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一种块体运动。64.错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未固结松散物质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的地质现象65.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66.海侵: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67.海退: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逐渐向海洋退缩的地质现象。海退的结果,常形成地层的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为: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海相沉积逐渐演变成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海侵和海退常紧密伴生。68.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69.平行不整合接触:主要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几乎彼此平行。70.斜交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的产状彼此斜交。71.古生代(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上一个代是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72.古生界:属年代地层单位。即古生代形成的地层。73.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的一个地质年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元古界。74.元古界:年代地层单位。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75.泥盆纪:晚生代的第一个纪。76.二叠纪: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77.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78.侏罗纪: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79.新生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新生界包括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80.晚第三纪:第三纪的晚期。又称新第三纪。81.全新世: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82.中更新世:第四纪冰川更新世中间的一个时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气候周期转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动物迁徙或灭绝。83.沉积盖层:又称“地台盖层”,指地台褶皱基底或基底之上以沉积岩为主的覆盖层。84.冰川:冰川并在其本身压力作用下能够沿山谷及斜坡流动。85.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限。86.起沙风:大于临界风速。87.风沙流:当风速作用力大于沙粒惯性力时,沙粒即被起动,形成含沙粒的运动气流。88.吹蚀作用:风吹过地表示,产生紊流。使沙离开地表,从而使地表物质受到破坏。89.磨蚀作用:风沙流紧贴地面移动时,沙利对地表物质的冲击和摩擦作用。90.雅丹地貌:吹蚀沟槽与不规则的垄岗相间组成的崎岖起伏,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风蚀垄槽。91.新月形沙丘:在一年中稳定的单风向作用下,并有足够的沙量供应条件下,形成的平面如新月的沙丘92.荒漠:气候干旱,地表裸露,植物稀少的地带。93.喀斯特作用: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液对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等可溶类岩石的溶蚀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貌等现象的总称。94.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95.断口:一些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的平面方向破裂,而是呈不规则状破裂,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二、问答题1.简述岩溶地貌形成的条件。答:①易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类颜色)发育;②高温多湿的气候;③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④处于新构造地质运动上升阶段的地质条件。2.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如何防治滑坡?答:1、滑坡要素1)滑坡体2)滑动面和滑动带3)滑坡床滑坡治理措施:1)消除和减轻水对滑坡的作用,即排除滑坡地表水,地下水和防止水对坡角掏蚀;2)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即改变滑坡外形,降低滑坡重心和修建阻挡建筑物而增加滑坡抗滑力3.简述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我国南方红壤区防治土壤侵蚀,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答:自然因素1)土地渗透性,抗冲性2)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大小,影响对地面的打击和冲刷强度增加3)植被的枝叶、植被落叶、根茎、草被、腐殖质的多少,影响植被对保护地面和水土流失状况。4)地形因素a地形高度的影响b坡度的影响c坡长的影响社会因素1)人口增长2)森林管理3)不合理的开荒和垦殖4)建设工程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1、生物措施2、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