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说课稿六年级张红霞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模式、设计、评价、板书、得失七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一、说教材《山谷中的谜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文章前半部分由自然界的奇异景观之谜说起,主要写谜底如何被揭开的,侧重写实;后半部分主要叙述由谜底而获得的启示,重在揭示哲理。本文借具体、真实的事情来说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视野较宽,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班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预习课文,阅读课文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能在书本上用恰当的符号做适当的批注。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内心较为浮躁,学习是不够专注、深入。此时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本课是一篇说理文,引导学生理解“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第一课时之后,我安排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为深入而形象地理解这两句话作了辅垫。三、说模式我校“五重五读”的教学模式,就是较好的语文教学的展现,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我校教学模式的引导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及本课特点,主要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读悟结合的方法,以谜底为切入口,直奔谜底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说设计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将这篇课文设计为两个课时。下面,我具体针对第二课时进行详细说明。(一)说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为:2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3、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二)说教学重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思的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难点为“领会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适当退让的道理。”(三)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目标任务,我的教学过程如下:复习导入环节,写课题、读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我们知道山谷中的谜是什么?”学生回答后顺势提出“这个谜是怎样被揭开的呢?这个谜底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引出本次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读中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细读品悟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指导: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谜底是什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标画出关键词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再在小组中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反复品读、感悟,要注重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句子的内在含义。再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达成共识。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展示汇报环节,我先是抓住“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和“雪松的枝干富有弹性,能把积雪抖落下来”这两个原因,让学生交流、感悟,理解“特殊的风向,造成东坡的雪来得大”这是外部原因,而雪松那特殊的本领则是雪松能在东坡生存的内部原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为解决课文的难点作好辅垫。接下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回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交流,通过关键词“富有弹性”“向下弯曲”“立即反弹”“依旧保持”,这四个关键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松的有弹性,能弯曲,会反弹的特点。然后,抓住:“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这一句,在学生反复品读、交流中理解:“反复地落:雪大,狂;反复地弯:雪松承受的压力大,且作出了适当的让步;反复地落,退让成功;反复地弹:雪松不屈不挠。不论……始终……雪松是个胜利者”等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感情朗读,因为有了理解作依托,学生读出了内在的感情,读出了对雪松的敬佩和赞美。3在理解“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两句话时,由于在第一课时之后,我安排了学生们“搜集有关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成语,俗语,或者故事”的这一任务,所以在交流时,学生适时地举出了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学生交流了:“卧薪尝胆”、“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韩信忍胯下之辱”、“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自己考试没有考好,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准备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等。谈得既深刻又透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一个口头填空作业:1、蔺相如的躲避不是(),而是()。2、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而是()。3、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而是()。4、雪松弯曲一下,不是(),而是()。通过这一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厚了语感。课堂小结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以“雪松的启示”为题,说说学习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最后我特别强调“正面抗争”的重要,要学生懂得: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弯曲一下,而是“正面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反弹的机会。作业布置环节,我让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并找出原因,说说得到什么启示,并把它写下来,用上文中的表达方法。这一设计遵循了《课标》的教学建议,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五、说评价《课标》在评价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中,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结合课标要求及我校“捆绑式”评价,课堂上积极推进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组内与组外相结合,以激励为主,重在考虑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变化。对于评价语言的要求要真诚、到位。不能以“很好”、“不错”、“还应继续努力”来敷衍了事。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发言或表现给予精确恰当的反馈,一便学生及时地调整学习状态和思维方向。如一位学生在谈到自己考试没考好当时心情时用到了“悲愤欲绝”这个词语。这时有的同学给他点评:“悲愤欲绝这个词用得好,表达出了当时的心情。”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然后指出:“一次考试的失误没有什么可怕,只要调整心态,发奋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学习上4的进步,所以你的心情还是悲愤欲绝吗?”这时学生马上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其他学生也热情“献词”。学生即刻锁定了“灰心丧志”“丧失信心”等词语。评价也是一种艺术富有情趣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带来向上、愉悦的氛围;画龙点睛式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张扬个性的评价,能帮学生学会多项思维,拓展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六、说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山谷中的谜底雪松顽强有策略智者强者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更能让学生牢牢记住。七、说得失总的说来这节课有喜有忧,有得有失。在教学过程中我直奔重点,让学生扣住“谜”去探讨——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求学生在合作讨论时紧扣第三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句,各自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雪松是如何运用弯曲反弹的本领达到最终目的。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读“就这样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这一段话,突出“反复”一词,并注意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想象暴风雨之大,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学生读出了内在的情、内在的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课文学到最后的时候,为了学生能够深刻感受,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说说像雪松一样以退为进的事例或词句。由于课前让学生作了资料搜集,此时学生谈得有声有色,热烈而深入。学生谈到了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卧薪尝胆,红军二万里长征,自己遇到的挫折;“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学生在联系旧知,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收获更大。当然本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有一些小细节处理得不够及时,尤其文章的表达方法没有在课堂上作深入的指导与渗透:作者是怎样认真细致观察的,是怎样生动刻画雪松的品质的等。如果将这些作指导的话,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有所提高。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